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四十七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十七 (1)

1. 木香導氣丸

治男子小腸氣肚疼,一切氣積,以補下元虛冷,脾胃不和,並宜服之,有效。

木香,乳香,川楝子(去核),八角茴香,丁香,香附子,破故紙,葫蘆巴,京三稜,甘草(以上各一兩),杜仲(半兩,炒去絲)

上為細末,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加至五十丸,空心用溫酒或鹽湯送下,日進三服。

白話文:

木香導氣丸

這個藥方可以用來治療男子小腸疝氣引起的肚子疼痛,以及各種氣滯不通的症狀。它還可以補養下焦的虛寒,調理脾胃不和的問題,服用後會有效果。

藥方組成:木香、乳香、川楝子(去除果核)、八角茴香、丁香、香附子、破故紙、葫蘆巴、京三稜、甘草(以上各一兩)、杜仲(半兩,炒過去除絲狀物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酒調製成糊狀,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可以增加到五十丸,空腹時用溫酒或淡鹽水送服,一天服用三次。

2. 加味通心飲

治諸疝脹痛,及小便不利。

木通(去皮節),梔子(去核),黃芩,瞿麥穗,連翹,枳殼(去穰),川楝子(去核),甘草(各等分)

上㕮咀,每服五錢,水一盞半,燈心二十莖,車前草五莖,同煎七分,空心溫服。

白話文:

此方藥能治療各種疝氣引起的脹痛,以及小便不順暢的狀況。

藥材包含:木通(去除外皮與竹節)、梔子(去除果核)、黃芩、瞿麥穗、連翹、枳殼(去除內層白色組織)、川楝子(去除果核)、甘草,各味藥材等量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取五錢(約15-20克),加入一碗半的水,再加入燈心草二十根、車前草五根,一起煎煮至七分,在空腹時溫服。

3. 喝起丸

治小腸氣及腰痛。

杜仲(酥炙,去絲),葫蘆巴(芝麻炒),破故紙(炒),小茴香(鹽水浸一宿),萆薢(以上各一兩),胡桃仁(湯浸,去皮,研如泥)

上為細末,入胡桃肉和勻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或五十丸,空心用鹽酒或鹽湯送下。

白話文:

治療小腸疝氣和腰痛的藥方。

藥材包含:杜仲(用酥油炙烤,去除絲狀物)、葫蘆巴(用芝麻炒過)、破故紙(炒過)、小茴香(用鹽水浸泡一晚)、萆薢(以上各取一兩),以及胡桃仁(用熱水浸泡,去皮,搗成泥狀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加入胡桃泥攪拌均勻,製成丸狀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三十丸或五十丸,空腹時用鹽酒或鹽湯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