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四十六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十六 (2)

1. 怔忡健忘動悸通治方

2. 益榮湯

治思慮過多,耗傷心血,心血既傷,神無所守。是以怔忡恍惚,善悲憂,少顏色,夜不多寐,小便或濁。

當歸(去蘆,酒浸),黃耆(去蘆),小草,酸棗仁(炒,去殼),柏子仁(炒),茯神(去木),木香(不見火),麥門冬(去心),白芍藥,人參(去蘆),紫石英(煅研),甘草(炙,各一錢)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生薑三片,紅棗一枚,煎一盅,不拘時服。

白話文:

此方劑名為「益榮湯」,主要治療因為思慮過多,耗損心血所導致的病症。心血一旦受損,精神便失去了依歸,因此會出現心悸、精神恍惚、容易悲傷憂愁、面色蒼白、夜晚難以入眠、小便可能混濁等症狀。

藥方組成包含:當歸(去除蘆頭,用酒浸泡過)、黃耆(去除蘆頭)、遠志、酸棗仁(炒過,去除外殼)、柏子仁(炒過)、茯神(去除木心)、木香(不見火)、麥門冬(去除心)、白芍藥、人參(去除蘆頭)、紫石英(煅燒後研磨)、甘草(烤過),每味藥各取一錢。

將上述藥材做為一帖,加入兩盅水,三片生薑,一顆紅棗,煎煮至剩下一盅,不拘時間服用。

3. 茯苓飲子

治痰飲蓄於心胃,怔忡不已。

赤茯苓(去皮),半夏(湯泡),茯神(去木),麥門冬(去心),橘皮(去白,各一錢半),沉香(不見火),檳榔,甘草(炙,各一錢)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生薑五片,煎至一盅,不拘時服。

白話文:

治療痰飲積聚在心胃,導致心悸、驚慌不安。

使用以下藥材:去皮的赤茯苓、用湯泡過的半夏、去木的茯神、去心的麥門冬、去白色的橘皮,各一錢半;不經火烤的沉香、檳榔、炙甘草,各一錢。

將以上藥材作為一副藥,加兩盅水和五片生薑,煎煮至剩下一盅,不拘時間服用。

4. 薑朮湯

治虛證,停飲怔忡。

白姜(生),白朮,茯苓(去皮),半夏曲(各二錢),辣桂(去皮),甘草(炙,各半錢)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生薑三片,紅棗一枚,煎一盅,不拘時服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叫做薑朮湯,是治療因為虛弱而導致體內停滯水飲,引起心悸、怔忡的症狀。

藥材包含:新鮮的生薑、白朮、去皮的茯苓、半夏製成的藥曲(以上各二錢)、去皮的肉桂、炙甘草(以上各半錢)。

使用方法是:將以上藥材當作一帖,加入兩碗水,再加入三片生薑、一顆紅棗,一起煎煮成一碗,不拘時間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