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四十 (2)
卷之四十 (2)
1. 導滯通經湯
治脾氣有餘,氣不宣流,面目手足浮腫。
桑白皮,茯苓,陳皮(去白,各二錢半),白朮(三錢),木香(一錢半),霖雨時加澤瀉(二錢半)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煎至一盅,不拘時服。
白話文:
這個藥方「導滯通經湯」,是用來治療脾氣太過旺盛,導致氣機無法順暢運行,而出現臉部、眼睛、手腳浮腫的症狀。
藥材包含:桑白皮、茯苓、陳皮(去除白色內膜部分,這三味藥各取二錢半)、白朮(三錢)、木香(一錢半)。如果遇到連日下雨潮濕的天氣,可以額外加入澤瀉(二錢半)。
以上藥材混合為一劑,加入兩盅水煎煮,煮到剩下一盅的量。不論什麼時間都可以服用。
2. 神助丸(舊名葶藶丸)
治十種水氣,面目四肢遍身俱腫。
十種水腫病證,根源狀方法。
一青水,先從左邊脅腫起,根在肝。大戟
二赤水,舌根腫起,一云腳根腫起,根在心。葶藶
三黃水,腰腹腫起,根在脾。甘遂(微炒)
四白水,從腳腫起,根在肺。桑白皮
五黑水,從外腎腫起,根在腎。連翹,
六玄水,從面腫起,根在外腎。芫花(醋炒)
七風水,從四肢腫起,根在骨。澤瀉
八石水,從腎腫起,根在膀胱。藁本
九蒿水,從小腹腫起,根在小腸。巴豆(去油)
十氣水,或盛或衰,根在腹。赤小豆
上十味,用所主藥一兩,余者各半兩,研為細末,煉蜜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十丸,茯苓湯下,一日三服。忌鹽百日,外忌魚蝦麵食、一切毒物房事,病痊後便服。
白話文:
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因十種不同原因引起的水腫,這些水腫會導致臉部、四肢和全身都出現腫脹。
以下說明這十種水腫的病因、症狀和對應的治療方法:
第一種是青水,這種水腫會先從左邊的脅肋部開始腫起,病根在肝臟。可以使用大戟來治療。
第二種是赤水,這種水腫會從舌根腫起(另一說是從腳跟腫起),病根在心臟。可以使用葶藶來治療。
第三種是黃水,這種水腫會從腰部和腹部腫起,病根在脾臟。可以使用甘遂(稍微炒過)來治療。
第四種是白水,這種水腫會從腳部開始腫起,病根在肺臟。可以使用桑白皮來治療。
第五種是黑水,這種水腫會從外腎(陰囊)腫起,病根在腎臟。可以使用連翹來治療。
第六種是玄水,這種水腫會從臉部開始腫起,病根也在外腎。可以使用芫花(用醋炒過)來治療。
第七種是風水,這種水腫會從四肢腫起,病根在骨骼。可以使用澤瀉來治療。
第八種是石水,這種水腫會從腎臟腫起,病根在膀胱。可以使用藁本來治療。
第九種是蒿水,這種水腫會從小腹腫起,病根在小腸。可以使用巴豆(去除油脂)來治療。
第十種是氣水,這種水腫的腫脹程度時好時壞,病根在腹部。可以使用赤小豆來治療。
以上這十種藥材,以針對病因的主要藥材取一兩,其他藥材各取半兩,全部研磨成細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狀,大小如梧桐子一般。每次服用十丸,用茯苓湯送服,每天服用三次。服藥期間要忌鹽一百天,還要避免食用魚蝦、麵食以及一切有毒的食物,也要避免性生活。等病痊癒後再恢復正常飲食和生活。
3. 鴨頭丸
治濕熱,面目肢體悉腫,腹脹喘急,二便秘澀。
甜葶藶(微炒),豬苓,防己(各一兩)
上為細末,取綠鴨頭血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七十丸,食前白湯送下。
白話文:
治療因為濕熱引起的疾病,症狀是臉部、眼睛和四肢都腫脹,肚子脹滿、呼吸急促,大小便不順暢。
將甜葶藶(稍微炒過)、豬苓、防己(各一兩)磨成細粉,取綠頭鴨的血混合藥粉製成丸子,大小像梧桐子一樣。每次服用七十顆,在吃飯前用白開水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