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星衍

《神農本草經》~ 卷三 (2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22)

1. 衣魚

味鹹,溫,無毒。主婦人疝瘕,小便不利(《御覽》作泄利),小兒中風(《御覽》作頭風)、項強(《御覽》作疆),背起摩之。一名白魚。生平澤。

《吳普》曰:衣中白魚。一名蟫(《御覽》)。

《名醫》曰:一名蟫。生咸陽。

案:《說文》云:蟫,白魚也。《廣雅》云:白魚,蛃魚也。《爾雅》云:蟫,白魚。郭璞云:衣、書中蟲,一名蚋魚。

上蟲、魚,下品一十八種。舊同。

白話文:

味道鹹,性溫和,沒有毒性。主要用於治療婦女的疝氣腫塊、小便不順暢(有的版本寫作腹瀉)、小兒中風(有的版本寫作頭痛)、脖子僵硬(有的版本寫作脖子強直),可以在背部摩擦使用。別名又叫白魚。生長在平坦的沼澤地帶。

《吳普本草》記載:在衣服裡的白色蟲子,別名叫做蟫。

《名醫別錄》記載:別名也叫蟫。生長在咸陽。

考證:《說文解字》說:蟫就是白魚。《廣雅》說:白魚,就是蛃魚。《爾雅》說:蟫就是白魚。郭璞說:是衣服、書本中的蟲子,別名又叫蚋魚。

以上這些蟲類、魚類,歸類為下品,總共有十八種。跟之前的分類相同。

2. 桃核仁

味苦,平。主症血、血閉、瘕邪,殺小蟲。桃花:殺注惡鬼,令人好顏色。桃鳧:微溫。主殺百鬼精物(《初學記》引云:梟桃在樹不落,殺百鬼)。桃毛:主下血瘕寒熱,積寒無子。桃蠹:殺鬼邪惡不祥。生川穀。

《名醫》曰:桃核,七月採,取仁,陰乾;花,三月三日採,陰乾;桃鳧,一名桃奴,一名梟景。是實著樹不落。實中者,正月採之;桃蠹,食桃樹蟲也。生太山。

案:《說文》云:桃,果也。《玉篇》云:桃,毛果也。《爾雅》云:桃李醜核。郭璞云:子中有核仁。孫炎云:桃李之實,類皆有核。

白話文:

桃核仁:味道苦,性平和。主要治療症瘕(腹中腫塊)和血瘀血閉等症狀,還能殺死體內小蟲。

桃花:可以驅除惡鬼邪氣,使人容顏美麗。

桃奴(桃鳧):性微溫。主要能殺除各種鬼怪精靈。(《初學記》引用說:梟桃這種桃子掛在樹上不會掉落,能殺死各種鬼怪。)

桃毛:主要治療血瘕、寒熱症狀、積寒不孕等問題。

桃蠹(蠹蟲):能驅除鬼怪邪氣,帶來吉祥。這種蟲生長在山谷中。

《名醫別錄》記載:桃核,在農曆七月採收,取其核仁,陰乾;桃花,在農曆三月初三採收,陰乾;桃奴,又稱桃鳧、梟景。果實成熟後掛在樹上不掉落。果實中心的核,在農曆正月採收;桃蠹,是吃桃樹的蟲子。生長在太山地區。

考證: 《說文解字》說:桃,是水果。《玉篇》說:桃,是表面有毛的水果。《爾雅》說:桃和李的核都是醜陋的。郭璞說:果實中含有核仁。孫炎說:桃子和李子的果實,通常都有核。

3. 杏核仁

味甘,溫。主咳逆上氣,雷鳴,喉痹下氣,產乳,金創、寒心、賁豚。生川穀。

《名醫》曰:生晉山。

案:《說文》云:杏,果也。《管子·地員篇》云:五沃之土,其木宜杏。高誘注《淮南子》云:杏,有竅在中。

上果,下品二種。舊同。

白話文:

杏核仁,味道甘甜,性溫。主要治療咳嗽氣逆上衝、胸腹脹悶如雷鳴、咽喉腫痛、使氣下降、促進乳汁分泌,以及外傷、寒冷引起的胸悶心痛、氣從腹部上衝的感覺。生長在河流沖刷的谷地。

《名醫別錄》說:生長在晉山一帶。

考證:《說文解字》說:杏,是一種果實。《管子·地員篇》說:肥沃的土地,適合種植杏樹。高誘注釋《淮南子》時說:杏,果實中間有核。

屬於上等果實,又屬於下等藥材,分為兩種。從前也是這樣記載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