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怫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怫,鬱悶。《素問.六元正紀大論》:「怫之兆也。」

怫是一種情志病,由於情志不遂導致臟腑功能失調而引起。其發病原因主要是情志不暢,致使肝氣鬱結,氣機不暢,進而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,導致脾胃虛弱,水谷運化失常,出現腹脹、腹瀉等症狀。

怫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胸悶、腹脹、腹瀉、食慾不振、噁心、嘔吐等症狀。治療上,以疏肝理氣、健脾和胃為主,可以使用柴胡疏肝散、香砂六君丸等中藥治療。

為了預防怫,應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平時可以多參加戶外活動,放鬆心情,增強體質。

怫的危害主要是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,導致腹脹、腹瀉等症狀。嚴重者還可能出現消化道出血、腸梗阻等併發症。

總結來說,治療怫的方法是疏肝理氣、健脾和胃,可使用柴胡疏肝散、香砂六君丸等中藥治療。而預防怫的方法是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,並加強體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