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上髎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上髎(shǎng liáo),又稱為上髎穴髂上髎穴髂後上穴,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之一,出自《針灸甲乙經》。

上髎穴位於骶部,位於髂後上棘與後正中線之間,正好對應於第一骶後孔處。

上髎穴具有疏通經絡、調理氣血、緩解疼痛的功效,主治腰骶疼痛、月經不調、赤白帶下、大小便不利、下肢痿痹等症狀。

針刺上髎穴時,可以直接插入1-1.5寸長,使用艾灸燻燒3-7壯或者是用艾條灸燻燒5-15分鐘。

古籍記載

《針灸甲乙經》:“上髎,在骶部,當髂後上棘與後正中線之間,適對第一骶後孔處。”

《千金翼方》:“上髎,在骶骨上,當髂後上棘與後正中線之間,適對第一骶後孔處。”

《針灸大成》:“上髎,在骶骨上,當髂後上棘與後正中線之間,適對第一骶後孔處。”

現代研究

現代醫學研究發現,上髎穴具有鎮痛、抗炎、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等作用。

一項研究表明,針刺上髎穴可以緩解腰骶疼痛。

另一項研究表明,針刺上髎穴可以改善月經不調、赤白帶下等症狀。

另一項研究表明,針刺上髎穴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。

臨床應用

上髎穴在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腰骶疼痛、月經不調、赤白帶下、大小便不利、下肢痿痹等症狀。

穴位配伍

常常將上髎穴與其他穴位配伍使用,以增強治療效果。

例如,在治療腰骶疼痛時,可以與委中穴、承山穴、腰陽關穴等穴位配伍使用。

在治療月經不調時,可以與血海穴、三陰交穴、關元穴等穴位配伍使用。

在治療赤白帶下時,可以與中極穴、三陰交穴、下髎穴等穴位配伍使用。

在治療大小便不利時,可以與三陰交穴、膀胱俞穴、腎俞穴等穴位配伍使用。

在治療下肢痿痹時,可以與足三里穴、陽陵泉穴、太溪穴等穴位配伍使用。

注意事項

針刺上髎穴時,應注意以下事項:

  1. 孕婦不宜針刺上髎穴。
  2. 有出血傾向的患者不宜針刺上髎穴。
  3. 上髎穴是一個強刺激穴位,針刺時需要注意控制針刺深度和手法。

結語

上髎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之一,具有疏通經絡、調理氣血、緩解疼痛的功效。它主治腰骶疼痛、月經不調、赤白帶下、大小便不利、下肢痿痹等症狀。在臨床上,常常將上髎穴與其他穴位配伍使用,以增強治療效果。在針刺上髎穴時,需要注意孕婦、有出血傾向的患者以及針刺深度和手法的控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