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ncient Disease Acupuncture Treatment

中醫古典籍記載「小便黃赤」的經絡穴道清單(附原文)

小便黃赤

小便黃赤是中醫的一個病證,是指小便的顏色發黃或發赤。其主要症狀為小便顏色發黃或發赤,小便量多,尿頻,尿急,尿痛,有灼熱感,並且常常伴有全身發熱、口渴、煩躁、舌紅、苔黃、脈數等症狀。

小便黃赤的病因多為外感熱邪、內生濕熱、飲食不節、情志不遂等。外感熱邪,最常見的是感受暑熱之邪,其次是感受風熱之邪。內生濕熱,多由脾胃濕熱或肝膽濕熱所致。飲食不節,主要指過食肥甘厚味、辛辣刺激之品,或飲酒過度。情志不遂,主要指長期情志抑鬱、精神緊張、憂思惱怒等。

小便黃赤的治療,以清熱利尿、通淋散結為主。常用方藥有五味消毒飲、三黃瀉心湯、龍膽瀉肝湯、通淋散等。

小便黃赤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• 注意飲食衛生,不吃生冷、油膩、辛辣刺激之品。
  • 不暴飲暴食,不吃過量肥甘厚味。
  •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•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  • 定期體檢,早發現早治療。

小便黃赤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尿路感染、腎炎、膀胱炎等疾病。因此,如果出現小便黃赤的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相關經絡穴道清單及中醫典籍原文如下:

胃俞

胃俞

  • 1.《勉學堂針灸集成》:「_魂門_,在九椎下,相去脊中各三寸半陷中,正坐取之。針五分,灸三壯。主治屍厥走疰,胸背連心痛,食不下,腹中雷鳴,大便不節,小便黃赤。此穴主瀉五臟之熱,與五臟俞同。兼胃俞,治胃冷、食難化。(《百證賦》)筋攣骨痛者,補此。(《標幽賦》)

脊中

脊中

  • 1.《勉學堂針灸集成》:「_魂門_,在九椎下,相去脊中各三寸半陷中,正坐取之。針五分,灸三壯。主治屍厥走疰,胸背連心痛,食不下,腹中雷鳴,大便不節,小便黃赤。此穴主瀉五臟之熱,與五臟俞同。兼胃俞,治胃冷、食難化。(《百證賦》)筋攣骨痛者,補此。(《標幽賦》)

魂門

魂門

  • 1.《勉學堂針灸集成》:「_魂門_,在九椎下,相去脊中各三寸半陷中,正坐取之。針五分,灸三壯。主治屍厥走疰,胸背連心痛,食不下,腹中雷鳴,大便不節,小便黃赤。此穴主瀉五臟之熱,與五臟俞同。兼胃俞,治胃冷、食難化。(《百證賦》)筋攣骨痛者,補此。(《標幽賦》)
  • 2.《針方六集》:「魂門二穴,主屍厥走注,胸背引心痛,食飲不下,渾身筋攣骨痛,體熱勞嗽,氣不升降,腹中雷鳴,大便不節,小便黃赤。

完骨

完骨

  • 1.《針方六集》:「完骨二穴,主頭面腫,眼喎口僻,耳鳴,項腫,牙車急,耳後痛,喉痹,齒齲,煩心,小便黃赤,足痿不收,癲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