穴名介紹
和,指和諧。髎,指骨旁空隙。本穴在適當耳廓根前。顴骨上方空隙處,具有通氣機、利耳竅、恢復調和聽力的作用。
解剖位置
有顳肌和顳淺動、靜脈;布有耳顳神經分支,面神經顳支。
針刺方法
避開動脈,斜刺0.1~0.3寸
穴道介紹
耳和髎穴功效「消腫止痛,聰耳寧神」。主治頭痛、耳鳴,牙關緊閉、口眼歪斜、鼻腫痛、面神經麻痹、面肌痙攣,三叉神經痛,顳顎關節炎。
現代研究發現針刺耳和髎穴可冶療急性扁桃體炎。
常用配伍
- 配翳風、聽宮、太溪,治耳鳴。
- 配頰車、地倉、陽白主治面癱
- 配風池、太陽、印堂、足臨泣,治偏頭痛
- 配下關、四白、攢竹、夾承漿、頰車、地倉、合谷、內庭、太衝,治三叉神經痛
- 耳和髎穴配養老穴、完骨穴治耳聾。
- 耳和髎穴配下關穴,合谷穴治牙痛,下頜關節炎
- 耳和髎穴配太陽穴,顴髎穴,絲竹空穴治口眼斜
Youtube影片
載入中...
穴道主治疾病
內分泌、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
- 高血脂症(膽固醇過高)
神經系統疾病
- 小兒驚巒
- 偏頭痛
- 頭痛
耳與乳突疾病
- 耳鳴
- 耳聾
- 中耳炎
消化系統疾病
- 牙齦腫脹痛
- 慢性肝炎
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
- 顳頷關節痛
症狀、徵候與實驗室異常發現疾病
- 咳嗽
- 頭痛
- 全身性水腫
傷害、中毒與外因造成的疾病
- 顏面抽搐
傳統中醫症狀與疾病
- 耳鳴
- 耳聾
- 口乾口渴
- 多痰
- 耳朵痛
- 頭脹痛
- 顏面神經麻痺
- 牙齒緊閉口張不開
- 牙齒痛
- 夜間遺尿
- 顏面抽搐
- 牙齦出血
艾灸刮痧
艾條灸5-10分鐘,艾炷灸3-5壯
按摩推拿
用兩手食指或中指同時點按左右兩邊穴位,順時針勻速 按揉100下,然後逆時針勻速按揉100下,為一次,每天按揉3——4次
古代中醫典籍摘錄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