穴名介紹
解剖位置
- 手陽明大腸經上的穴道:口禾髎穴
- 在臉部,位於上顎骨的犬齒窩附近,也就是上唇肌肉的末端。
- 此處有面動脈和靜脈的分支供應上唇血液。
- 穴位周圍分佈著面部神經,包括三叉神經的第二支下部,以及眶下神經的交織網路。
針刺方法
穴道介紹
口禾髎功效「清肺祛風、利鼻開竅」,主治鼻塞不通、鼻衄、牙關緊閉、鼻炎,面神經麻痺或痙攣。現代研究發現針刺口禾髎穴,可以治療過敏性鼻炎。
穴道配伍
口禾髎穴位於面部,屬手陽明大腸經,具有疏通經絡、清熱解毒、通利鼻竅等功效。其配伍多與面部、鼻竅相關疾病有關。以下針對提供的配伍案例,詳細分析其原理:
1. 配地倉、頰車,治口噤不開: 此配伍主要針對口部肌肉痙攣導致的口噤不開。口禾髎穴通利大腸經氣血,地倉、頰車穴皆位於面部,能直接影響面部肌肉活動。三穴合用,協同疏通經絡,緩解肌肉痙攣,使口部得以鬆弛開合。原理是通過疏通經氣,恢復肌肉正常功能。
2. 配合谷、上星、勞宮,治鼻衄: 鼻衄(鼻出血)多因肺熱或肝火上炎引起。合谷穴為手陽明大腸經原穴,具有瀉熱止血作用;上星穴位於督脈,可清熱止血;勞宮穴為手厥陰心包經的原穴,能瀉心火。口禾髎穴則可通利鼻竅,協同其他三穴,清熱瀉火,止血止衄。原理是從多個經絡角度,共同作用於止血。
3. 配地倉、頰車、陽谷(或其他面部穴位),治面神經麻痹: 面神經麻痹多因經絡不通,氣血瘀滯造成。口禾髎穴疏通大腸經,地倉、頰車穴直接作用於面部肌肉,陽谷穴可通調氣血。多穴位協同,疏通經絡,活血化瘀,恢復面部肌肉功能。原理是多方面調理經絡氣血,促進面神經恢復。
4. 配迎香、印堂、合谷,治鼻疾: 迎香穴位於鼻旁,直接作用於鼻竅;印堂穴位於額頭中間,具有通調氣機的作用;合谷穴瀉熱通絡。口禾髎穴則協同其他三穴,疏通鼻竅,清熱解毒,治療各種鼻疾。原理是通過多穴位協同作用,改善鼻部局部循環及功能。
5. 配印堂、列缺,治鼻出血: 列缺穴屬手太陰肺經,具有止咳平喘、宣肺止血的作用,與口禾髎、印堂穴合用,同樣是清熱止血,疏通鼻竅。原理與配伍2類似,但選擇了肺經穴位,側重肺經的調理。
Youtube影片
穴道主治疾病
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
- 肺結核
- 腮腺炎
呼吸系統疾病
- 慢性鼻炎
- 鼻竇炎
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
- 顳顎關節痛
艾灸刮痧
不宜運用灸法
按摩推拿
口禾髎穴按摩方法:
注意事項:
- 按摩前洗手,保持手部清潔。
- 按摩過程中避免過度用力,以舒適的力度進行。
- 若有皮膚破損或感染,請勿按摩。
- 按摩後如有不適,請停止按摩並諮詢專業人士。
按摩步驟:
- 定位:找到上脣部,鼻孔外緣直下,與水溝穴相平處。
- 指法:用食指指腹或拇指指腹輕輕按壓穴位。
- 力度:以舒適的力度按壓,並帶有輕微的旋轉動作。
- 時間:每次按摩3-5分鐘,每天可按摩1-2次。
- 配合手法:可以配合輕柔的揉捏或向上提拉的動作,促進血液循環。
其他建議:
- 可以配合熱毛巾敷臉,幫助放鬆肌肉。
- 按摩後可適當飲水,補充水分。
- 也可以結合其他穴位按摩,達到更佳效果。
古代中醫典籍摘錄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