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世醫得效方》~ 卷第十九 (7)
卷第十九 (7)
1. 瘰癧
白花蛇散
治九漏瘰癧,發於項腋之間,增寒發熱,或痛或不痛。
白花蛇(酒浸軟,去皮骨,焙乾稱二兩),生犀角(鎊,半錢),青皮(半兩),黑牽牛(半兩,半生半炒)
上為末。每服一錢,入膩粉半錢,研勻,五更糯米飲調下。已時,利下惡物,乃瘡之根也。更候十餘日,再進一服。忌發風壅熱物。如已成瘡,一月可效。用之神靈。
四聖散
治瘰癧,用花蛇散取轉,後用此補之,永去根本。
海藻(洗),石決明(煅),羌活,瞿麥穗(各等分)
上為末。每服二錢,米湯調下,日三服。下清水盡為妙。
牽牛丸
立效。
荊芥穗,殭蠶(各五錢),斑蝥(二十八個,去頭翅足,用糯米炒),黑牽牛(五錢)
上為末,皂角末熬膏為丸,綠豆大。臨睡時先用米飲調滑石末一錢服,半夜時再一服,五更初卻用溫酒吞二十丸。服訖,如小便無惡物行,次日早再進一服。又不行,第三日五更初先進白糯米稀粥湯,卻再進前藥一服,更以燈心湯調琥珀末一錢服之,以小便內利去惡毒,是其應也。
連翹丸
治瘰癧結核,或破未破者。
薄荷(新者二斤,裂取汁),皂角(二挺,水浸,去皮,挒取汁。以上二味於銀石器內熬成膏,次入),青皮,陳皮(各一兩),連翹(半兩),黑牽牛(半炒),皂角子(慢火炮,去皮,取仁,搗羅為末。各兩半)
上為末,用前膏為丸,梧桐子大。煎連翹湯食前下三十丸。
三聖丸
治瘰癧。
丁香(五十個),斑蝥(十個),麝香(一分,另研)
上為末,用鹽豉五十粒,湯浸爛如泥。和藥令勻,丸如綠豆大。每服五七丸。食前,溫酒送下,日三服。至五七日外,覺小便淋漓是效,即加服。或便下如青筋膜之狀,是病之根。忌濕面毒食。
必勝丸
治瘰癧。不以年深日近,及腦後兩邊有小結核連複數個,兼癆瘵腹內有塊。
鯽魚(一個,去腸肚並子,入雄黃一粒雞子大、硇砂一錢於腹內,仰安魚於炭火上,燒煙盡取出。以全蜈蚣一條,蓬朮半兩,梔子五個,皂角二挺並燒,蓖麻子五個,去皮燈上燒,黃明膠三文,皂角二挺,去皮炙酥)
上為末,別用皂角二挺,去皮捶碎,以水三碗揉汁,去滓,煮精羊肉四錢,爛軟,入輕粉五匣,男子乳汁半兩,同研成膏,和藥末丸如綠豆大,硃砂為衣。溫酒侵晨十丸,日一服。至晚下肉疙疸子。若項有五個,則以五服藥取之,視其所生多少,以為服數,即可更進數服。如熱毒瘡癤未有頭頂者,亦用消散。一方,加巴豆三七粒燒存性入。
旱蓮子丸
治少長臟氣不平,憂怒驚恐,諸氣抑鬱,結聚瘰癧,滯留項腋。及外傷風寒燥濕,飲食百毒,結成諸漏,發作寒熱,遍於項腋,無問久近,悉驗。
白話文:
瘰癧
白花蛇散
治療頸部及腋下淋巴結腫大(九漏瘰癧),症狀為畏寒發熱,疼痛或不痛。
藥方:白花蛇(酒浸軟後,去除皮骨,烘乾,重二兩)、生犀角(磨成粉末,半錢)、青皮(半兩)、黑牽牛子(半兩,一半生用,一半炒用)。
使用方法:將藥材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一錢,加入膩粉(滑石粉)半錢,研磨均勻,清晨五點用糯米湯送服。大約在巳時(上午九點到十一點)會排出膿液等惡物,這是瘡瘍的根源。十多天后,再服用一次。忌食辛辣、發風助熱的食物。如果已經形成膿瘍,一個月內可見效,療效神奇。
四聖散
治療瘰癧,在服用白花蛇散後效果不佳時,可以使用此方鞏固治療,徹底清除病根。
藥方:海藻(洗淨)、石決明(煅燒)、羌活、瞿麥穗(各等份)。
使用方法:將藥材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米湯送服,每日三次。排出清水越多越好。
牽牛丸
療效迅速。
藥方:荊芥穗、殭蠶(各五錢)、斑蝥(二十八個,去頭翅足,用糯米炒)、黑牽牛子(五錢)。
使用方法:將藥材磨成粉末,用皂角熬製的膏藥做成丸藥,綠豆大小。睡前先用米湯送服滑石粉一錢,半夜再服用一次,清晨五點左右用溫酒送服二十丸。服藥後,如果尿液中沒有排出惡物,次日清晨再服用一次。如果還是沒有排出,第三天清晨先服用白糯米稀粥,然後再服用前藥一次,並用燈心湯送服琥珀末一錢,促使尿液排出毒物,這是藥效的表現。
連翹丸
治療瘰癧結核,無論是否潰破。
藥方:薄荷(新鮮的二斤,榨取汁液)、皂角(二挺,水浸泡後,去除外皮,搗碎取汁。以上二味藥材在銀器或石器中熬製成膏,然後加入):青皮、陳皮(各一兩)、連翹(半兩)、黑牽牛子(半炒)、皂角子(慢火炮製,去皮,取仁,搗碎研磨成粉,各兩半)。
使用方法:將藥材磨成粉末,用之前熬製的膏藥做成丸藥,梧桐子大小。服用時,先煎煮連翹湯,飯前服用三十丸。
三聖丸
治療瘰癧。
藥方:丁香(五十個)、斑蝥(十個)、麝香(一分,單獨研磨)。
使用方法:將藥材磨成粉末,用鹽豉(鹽醃製的豆子)五十粒,用水浸泡至軟爛如泥,與藥粉混合均勻,做成綠豆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五到七丸,飯前用溫酒送服,每日三次。服用五到七天后,如果感覺尿液排泄通暢,則表示藥效顯現,可以繼續服用。如果排出類似青筋膜狀的物質,則是病根排出。忌食潮濕、有毒的食物。
必勝丸
治療瘰癧,無論病程長短,以及頸後兩側有數個小的結核,兼有肺癆、腹內有腫塊的症狀。
藥方:鯽魚(一條,去除內臟和魚卵,在魚腹內放入雄黃一粒(雞蛋大小)、硇砂一錢,將魚放在炭火上燒,直至冒煙燒盡取出。與全蜈蚣一條、蓬朮半兩、梔子五個、皂角二挺一起燒製,蓖麻子五個去皮在燈上燒,黃明膠三錢,皂角二挺,去皮炙酥)
使用方法:將藥材磨成粉末,另取皂角二挺,去皮搗碎,用三碗水揉搓取汁,去除渣滓,煮爛精羊肉四錢,加入輕粉五匣、男子乳汁半兩,一起研磨成膏,與藥粉混合做成綠豆大小的丸藥,用硃砂做藥衣。清晨用溫酒送服十丸,每日一次。傍晚會排出肉疙瘩。如果頸部有五個結核,則服用五次藥物,根據結核數量調整服用次數。如果熱毒瘡癤尚未形成膿頭,也可以服用此藥消散。另一種方法是,加入巴豆三到七粒,燒成灰後加入。
旱蓮子丸
治療少年或成年人臟腑氣血不調,憂慮、憤怒、驚恐等情緒導致氣機鬱結,形成瘰癧,滯留於頸部和腋下。以及外感風寒濕燥,飲食中毒,導致諸漏(淋巴結腫大)發作寒熱,遍佈頸部和腋下,無論病程長短,都有療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