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世醫得效方》~ 卷第一 (2)
卷第一 (2)
1. 通治
上為末,用真清油調敷。
又方,治大風離。楓木子燒存性,為末,加真輕粉,香油調敷。
烏梅膏
治諸瘡胬肉,如蛇出數寸,用硫黃細研,於肉上薄敷,即便縮。諸瘡中新胬出肉,以烏梅肉、蜜和捻作餅子,如錢厚,以貼瘡上。
苦楝膏
治大人小兒瘡禿及惡瘡,苦楝皮燒灰,以豬脂調敷。
青黛散
治中部生濕瘡,熱癢而痛,寒熱,大小便澀,食亦減,身面微腫,多食魚蝦發風熱物得之。馬齒莧四兩研爛,入青黛一兩,再研勻塗上,立有神效。仍服八正散,日三服。(方見大方科積熱類)
洗方苦參湯
苦參,蛇床子,白礬,荊芥穗
上等分,用水煎,放溫洗。
驅風散
紅椒(開口者七粒),連根蔥頭(七個)
上同煮水,淨洗。用絹衣浥干即愈。
指縫瘙癢成瘡,有竅出血不止,多年糞桶箍篾乾燒灰,敷之即安。火氣入瘡,黃柏皮為末,摻之立愈。薄荷煎塗亦可。(方見積熱類。)
漆毒成瘡,磨鐵槽中泥塗之即愈。又方,蟹黃塗之效。
白話文:
[通治]
將藥材磨成粉末,用純淨的麻油調和後敷在患處。
另一方,治療大風引起的皮膚病:將楓樹果實燒成灰,磨成粉末,加入純淨的輕粉,用香油調和後敷在患處。
烏梅膏:
治療各種瘡瘍長出的贅肉,例如像蛇一樣長出幾寸長,將硫磺研磨成細粉,薄薄地敷在贅肉上,很快就會縮小。對於瘡瘍中新長出的贅肉,用烏梅肉和蜂蜜混合揉成像錢幣一樣厚的餅,貼在患處。
苦楝膏:
治療大人小孩的瘡瘍禿瘡和惡性瘡瘍,將苦楝樹皮燒成灰,用豬油調和後敷在患處。
青黛散:
治療身體中部生長的濕疹,症狀是又熱又癢又痛,伴有寒熱、大小便困難、食慾減退、面部輕微腫脹,多因食用魚蝦等發風生熱的食物引起。將馬齒莧四兩研磨成泥狀,加入青黛一兩,再次研磨均勻後塗抹在患處,效果迅速顯著。同時服用八正散,一日三次。(八正散的配方見大方科積熱類)
洗方苦參湯:
苦參、蛇床子、白礬、荊芥穗等量,用水煎煮,放溫後清洗患處。
驅風散:
開口朝上的紅辣椒七粒,帶根蔥頭七個,一起煮水,清洗患處。用乾淨的絲綢布輕輕擦乾即可痊癒。
指縫間瘙癢成瘡,並有孔洞流血不止,多年使用的糞桶箍篾燒成灰,敷在患處即可痊癒。火氣入侵瘡瘍,將黃柏皮磨成粉末,撒在患處即可痊癒。用薄荷煎水塗抹也可以。(配方見積熱類)
漆毒引起的瘡瘍,用磨鐵槽裡的泥塗抹即可痊癒。另一方,用螃蟹黃塗抹也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