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亦林

《世醫得效方》~ 卷第十九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九 (3)

1. 黑鯽膏

治附骨疽未破已破,或膿出不盡者。

上用黑色鯽魚一個,去腸,入白鹽令腹滿,用線縛定。用水一盞,銅石器中煮,水盡、乾焦為末,用豬油調敷。已破者乾摻,少痛勿怪。

白話文:

治療生在骨頭邊的癰瘡,不論是還沒潰破、已經潰破,或是膿液流不乾淨的情況。

取一條黑色的鯽魚,去除內臟,在魚腹中塞滿白鹽,用線綁緊。放入銅或石製的器皿中,加一碗水煮,煮到水乾、魚變成焦黑的粉末,再用豬油調勻塗抹。如果癰瘡已經潰破,可以直接將藥粉撒在傷口上,剛開始可能會有點痛,不用覺得奇怪。

2. 赤朮丸

治附骨疽膿汁淋漓,久而不瘥。已破未破皆可用。

赤朮(一斤,泔浸去油,用川椒、蔥白煮令黑色,焙乾),舶上茴香,破故紙(炒),川楝子(銼,炒),茯芩,土茴香,川白芷,桃仁(去皮尖,炒。各一兩)

上為末。老人加黑附子。煉蜜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溫酒或鹽湯吞下。

白話文:

治療長在骨頭旁邊的癰疽,膿汁不斷流出,長期無法痊癒。無論是已經破裂或尚未破裂的,都可以使用此藥。

使用赤朮一斤,先用米泔水浸泡去除油脂,再用川椒、蔥白煮到變黑色,然後烘乾。另外準備舶上茴香、炒過的破故紙、切碎炒過的川楝子、茯苓、土茴香、川白芷、去皮尖炒過的桃仁,各一兩。

將以上藥材全部研磨成粉末。年長體虛的人可以加入黑附子。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溫酒或淡鹽水送服。

3. 便毒

4. 雙解散

治便毒內蘊熱氣,外挾寒邪,精血交滯,腫絞疼痛。

辣桂,川大黃,白芍藥,澤瀉,牽牛(炒,取末),桃仁(去皮炒。各一分),甘草(半分)

上銼散,每服三錢,水一盞半,生薑五片煎,食前,日二服。先小便快,熱從小便出,後大便利,皆是稠毒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治療因為體內積熱,又感受外來寒邪,導致精血運行不暢,引起的腫脹絞痛。

藥物組成有:辣桂、川大黃、白芍藥、澤瀉、炒過的牽牛子(取末)、去皮炒過的桃仁,每樣各一分,甘草半分。

將上述藥材切碎混合,每次服用三錢,用一碗半水,加生薑五片一起煎煮,飯前服用,一天兩次。 服藥後會先小便順暢,體內的熱會從小解排出,之後會大便順暢,排出的是濃稠的毒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