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世醫得效方》~ 卷第十八 (4)
卷第十八 (4)
1. 傷破肚皮用藥法
如傷孔大,肚腸與脂膏俱出,放入內則用縫。如孔小,只有膏出,先用清心藥與服,用手掰去膏,不用縫。此膏出者已無用了,不可復入肚中反成禍,只須掰去不妨。此是閒肉,但放心去之。肚肉被傷者,專用退利大小腸,不可待秘,恐成重患。
白話文:
如果傷口很大,腸子和脂肪都跑出來了,要把它們塞回肚子裡,然後用針線縫合。如果傷口很小,只有脂肪跑出來,先服用清心藥,然後用手把跑出來的脂肪撥開去除,不用縫合。這些跑出來的脂肪已經沒用了,不能再塞回肚子裡,不然反而會造成麻煩,只要撥開去除就好,這只是沒用的組織,不用擔心,把它去掉就好。肚子上的肉被傷到,要專門用藥來幫助大小腸排泄,不能讓它們阻塞,否則恐怕會變成嚴重的疾病。
2. 打攧及樹木壓遍身痛者
打攧,樹木壓,或自高處攧下者,此等傷皆驚動四肢五臟,必有惡血在內,專怕噁心。先用清心藥、打血藥及通大小腸藥,次第先服。臨服,加童子小便入藥內,立效。專用大小腸洗利,恐作隘塞,利害之甚。清心藥加前方通利大小腸藥服之,自然俱通。無悶煩,無惡血汙心,以次用止痛藥,服之即止。
白話文:
因為跌倒、被樹木壓到,或是從高處摔下來而導致全身疼痛的人,這些傷害都會驚動四肢和五臟,體內一定會有瘀血,特別怕噁心想吐。首先要服用清心藥、活血化瘀藥,以及能通暢大小腸的藥,依照順序先服用。在要服用藥的時候,加入一些童子小便到藥裡,效果會立即顯現。特別要注意用藥來清洗和疏通大小腸,以防堵塞,這關係非常重大。先服用清心藥,再加上前面提到的通利大小腸藥,自然就能全部暢通。沒有胸悶煩躁的感覺,也沒有瘀血汙染心臟的狀況,之後再服用止痛藥,服用後疼痛就會停止。
3. 去惡血法
攧撲傷、刀石傷、諸般傷撲至重者,皆先服清心藥,次服清小便藥,三服去血藥。或被傷者,血未結,打從癢口中出,或結在內,用藥打入大腸時,即泄出。或被打、被攧、被木壓,惡血未積者,用藥打散四肢。或歸臟腑者,或歸上膈者,打從口中吐出,或歸中膈,打入大腸泄出。先用此急救,次服止痛藥。止痛藥,即二十五味藥中加減用。
白話文:
跌倒摔傷、刀傷、石頭砸傷,各種跌打損傷嚴重的人,都應該先服用清心火的藥,接著服用幫助排尿的藥,最後服用去除瘀血的藥。
有的人受傷後,血還沒凝結,會從傷口流出,或是凝結在體內,用藥後從大腸排出。有的人是被打、被摔、被木頭壓到,瘀血沒有積聚的,用藥可以讓瘀血散開到四肢。瘀血如果進入內臟,或是跑到上膈(胸腔部位),會從口中吐出;如果跑到中膈(胸腹之間),就會從大腸排出。
先用這些方法急救,之後再服用止痛藥。止痛藥可以在二十五味藥的基礎上加減調整使用。
4. 用藥湯使法
凡藥皆憑湯使,所使方,先但用清心藥煎,後用童便一盞同服。或止痛,重傷者則用薑湯、燈心湯調二十五味藥服之薄荷湯亦可。凡傷,或刀傷及損內臟腑,恐作煩悶崩血之患。如折骨者,用姜酒服,接骨藥敷之。如骨碎,被重打、重攧、重木及石壓者,皆用先服湯使法,並末用酒服。如輕攧撲損傷,則用姜酒調下二十五味藥,立效。
白話文:
所有藥物都需要藉助湯藥引導,所用的方法是,先用清心藥材煎煮成湯,之後再加入一杯童子尿一起服用。如果是為了止痛,或是重傷的患者,則用薑湯、燈心草湯來調和二十五味藥服用,薄荷湯也可以。凡是外傷,或是刀傷以及傷到內臟的,都可能會有煩躁、胸悶、出血的狀況。如果是骨折,就用薑酒服用,並敷上接骨的藥。如果是骨頭碎裂,或被重物擊打、重摔、重物或石頭壓傷的,都先用湯藥引導的方法,再將藥末用酒沖服。如果是輕微的跌倒摔傷,就用薑酒調和二十五味藥服用,效果很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