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世醫得效方》~ 卷第十七 (1)
卷第十七 (1)
1. 礬石散
治風濕寒,舌強不能語。
枯礬,桂心(各二分)
上為末。每用一錢,安舌下。或用正舌散治之。
治木舌腫滿,口中氣不得吐。
上用臘茶、陳白梅、巴豆七粒去殼,同搗如膏,薄荷水調稀,羽刷口中,得下咽,片時泄瀉三二行,以粥補之,舌已平矣。又方,以薄荷水洗之。
又方
上以釜底黑煤研勻,內外塗舌,良久平。又方,真蒲黃、海螵蛸為末。內外皆塗之。
又方,治大人小兒重舌,腫起舌下。
上用朴硝研水敷咽喉外,其內用成塊者含,涎出乃平。一方,地鱉蟲和薄荷研汁,帛包蘸舌下腫起。重舌極證,用指去爪,先於舌下筋上擦至根,漸深深擦入,如此三次。又用指蘸水,取項後燕窠小坑中筋,自上趕下至小窟,深深捺入,亦三次。小兒若飲乳勝前,則病去矣。
白話文:
礬石散
治療因風濕寒邪引起的舌頭僵硬,無法說話的症狀。
用枯礬和桂心各取二分,磨成粉末。每次取一錢,放在舌頭下面。也可以用正舌散來治療。
治療舌頭腫脹,導致口中氣息無法吐出的症狀。
用臘茶、陳年白梅以及去殼的巴豆七粒,一起搗成膏狀,用薄荷水調稀,用羽毛刷塗抹在口中,讓藥汁嚥下,過一會兒會腹瀉二三次,再用粥來補充身體,舌頭的腫脹就會消退。另一個方法是用薄荷水來清洗口腔。
還有一個方法是,
將鍋底的黑煤磨成粉,均勻地塗抹在舌頭內外,過一會兒腫脹就會消退。另外一個方法是,將真正的蒲黃和海螵蛸磨成粉末,內外都塗抹在舌頭上。
還有一個方法,治療大人小孩的重舌,也就是舌頭下面腫起來的症狀。
用朴硝磨成水,敷在咽喉外面,內部則用成塊的朴硝含在口中,等口水流出來後,腫脹就會消退。另一個方法是,用地鱉蟲和薄荷磨成汁,用布包好,沾著塗抹在舌頭下腫起的地方。重舌的嚴重情況,可以用手指去除指甲,先在舌頭下的筋上擦到根部,然後慢慢地深入擦拭,這樣做三次。再用手指沾水,在脖子後面燕窩狀的小坑中,將筋從上往下趕到小坑中,深深地按進去,也是做三次。如果是小孩子,如果喝奶比之前順暢,就表示病已經好了。
2. 黑散子
治血熱,舌忽然腫破。
上以釜底煤醋調,敷舌上下,脫去更敷。能先決出血竟,敷之尤佳。一法,用鹽等分調。
白話文:
治療血熱引起的舌頭突然腫大破裂。
取鍋底的煤灰,用醋調和,塗抹在舌頭上下,等藥脫落後再繼續塗抹。如果能先將出血止住,再塗抹藥效果更好。另一種方法,用等量的鹽調和塗抹。
3. 薄荷蜜
治舌上生白苔,乾澀,語話不真。
白蜜,薄荷自然汁(各等分)
上以生薑片先蘸水揩洗,竟,用硃砂、雄黃、硼砂、腦、麝為末敷之良。未效,更加玄明粉。
白話文:
治療舌頭上長出白色舌苔,感覺乾燥澀口,說話不清楚。
用白蜂蜜和薄荷天然汁液(兩者等量混合)。
先用生薑片沾水擦洗患處,擦洗乾淨後,將硃砂、雄黃、硼砂、冰片、麝香磨成粉末敷在患處,效果很好。如果效果不佳,再加入玄明粉。
4. 文蛤散
治熱壅舌上,出血如泉。
五倍子(洗),白膠香,牡蠣粉(各等分)
上為末,每用少許擦患處。或燒鐵箅熱烙孔上。
白話文:
治療熱毒壅盛於舌頭,導致出血像泉水般湧出的情況。
使用五倍子(洗淨)、白膠香、牡蠣粉,這三種藥材等量磨成粉末。每次取少許藥粉擦在患處。或者將鐵箅子燒熱,烙在出血的孔洞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