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亦林

《世醫得效方》~ 卷第三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三 (4)

1. 熱證

蔓荊散

又名小洗肝散。治赤腫澀痛多淚。

瓜根,蔓荊子,荊芥,梔子,甘草

上銼散。每服三錢,水一盞煎,先熏後服,食後用之。

春雪膏

治眼目赤腫,翳障羞明。

硼砂(三錢),腦子(一錢),通明朴硝(五錢)

上為末,入乳缽研,再用細絹羅過。每用一小錢光弦者,點津液沾藥末入目中,閉霎時,令藥自入,開眼淚出,效。

穿針散

治同前。

木賊(五錢,去黑不用陳者),香附子(去毛),細辛(淨洗,日乾),菊花(去梗蒂),羌活(各五錢)

上為末。每服二錢,用好茶少許同點,食後服。

又方

治眼有血紅,或有紅線,及生糞。此是熱眼,服前經效散。

又方

治眼開不得,羞明怕日。此是風熱牽閉所致。芎芷香蘇散加前胡、連根蔥白三莖煎服。若臟腑閉,加大黃。小兒翳障及瘡疹不得開,加生桑白皮七寸同煎,根新能瀉肺,膜不生翳便退。(方見大方科傷寒類。)

石決明散

治眼生外障,不問男女小兒皆治。先服經效散不退,卻進此藥。

石決明(一兩,火煅),蒺藜(炒去刺,稱二兩),荊芥穗(二兩),薄荷葉(一兩),人參(蜜炙,五錢)

上各於地上出火毒,研末。每服二錢,沙糖冷水調,食後。

食治方

治眼赤腫,及治每睡起時赤,須臾又白,名血熱,非肝病也。

上以生地黃自然汁,以粳米半斤三次浸,三次暴乾,用瓷瓶煎湯一升令沸,下地黃及米煮成薄粥,半飽飢飲一兩盞即睡。三次立效。

貼藥

治眼腫痛十分大者。

上以生薑自然汁調飛過白礬貼眼胞上,痛即止。

又方

治風熱上衝,胬肉攀睛。

上用青萍少許研爛,入片腦子少許,貼眼上。頓效。

白話文:

熱證

蔓荊散

又名小洗肝散。治療眼睛紅腫、澀痛、流淚不止。

藥材:瓜蒂、蔓荊子、荊芥、梔子、甘草

用法:將藥材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一杯水煎煮,先熏眼睛再服用,飯後服用。

春雪膏

治療眼睛紅腫、眼翳、畏光。

藥材:硼砂(三錢)、豬腦(一錢)、芒硝(五錢)

用法:將藥材磨成粉末,過篩備用。每次取少許藥粉,用唾液調勻後點入眼中,閉上眼睛一會兒,讓藥粉自行溶解,待淚水流出即可。

穿針散

治療方法與春雪膏相同。

藥材:木賊(五錢,去除黑色部分,不用陳舊的)、香附子(去除毛)、細辛(清洗乾淨,曬乾)、菊花(去除梗蒂)、羌活(各五錢)

用法:將藥材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少量好茶水送服,飯後服用。

另一方劑

治療眼睛充血,或有紅絲,以及眼屎增多。這是熱眼症,服用前述經效散(此方未列出)。

另一方劑

治療眼睛張不開,畏光怕日。這是風熱導致眼睛閉塞。使用芎芷香蘇散(此方未列出)加前胡、連根蔥白三莖煎服。如果臟腑阻塞,則加大黃。小兒眼翳和瘡疹無法痊癒,加生桑白皮七寸同煎,桑白皮能瀉肺,翳膜不生則會消退。(此方請參考大方科傷寒類)

石決明散

治療眼生外障,男女老少皆可服用。如果服用經效散(此方未列出)無效,再服用此藥。

藥材:石決明(一兩,火煅)、蒺藜(炒去刺,二兩)、荊芥穗(二兩)、薄荷葉(一兩)、人參(蜜炙,五錢)

用法:將藥材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砂糖和冷水調服,飯後服用。

食療方

治療眼睛紅腫,以及睡醒時眼睛發紅,一會兒又恢復正常,稱為血熱,非肝病。

用法:用生地黃的汁液浸泡半斤粳米三次,每次曬乾,再用瓷瓶煎煮一升水至沸騰,加入生地黃和米煮成稀粥。在半飽或飢餓時服用一兩盞,然後睡覺。三次即可見效。

貼藥

治療眼睛腫痛劇烈。

用法:用生薑汁調和飛過的白礬,貼在眼皮上,疼痛即可止住。

另一方劑

治療風熱上攻,胬肉攀爬眼球。

用法:取少量青萍研磨成泥狀,加入少許冰片,貼在眼睛上。效果迅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