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世醫得效方》~ 卷第十四 (2)
卷第十四 (2)
1. 茅根湯
治產後諸淋,無問冷、熱、膏、石、氣結,悉主之。
白茅根(四兩),瞿麥穗,白茯苓(各二兩),葵子,人參(各一兩),蒲黃,桃膠,滑石,甘草(各半兩),紫貝(五個燒),石首魚頭中石(十個燒)
上銼散。每服四大錢,生薑三片,燈心二十莖煎,溫服。或為末,木通煎湯調下二錢。如氣壅,木通、橘皮煎湯調下。
白話文:
這個方子主要治療產後各種淋症,不論是寒性、熱性、膏淋、石淋或氣結等引起的,都能治療。
藥材組成:白茅根(四兩)、瞿麥穗、白茯苓(各二兩)、葵子、人參(各一兩)、蒲黃、桃膠、滑石、甘草(各半兩)、紫貝(五個燒過)、石首魚頭中的石頭(十個燒過)
用法: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。每次取四錢(大錢)藥材,加入生薑三片、燈心草二十根一起煎煮,溫熱服用。也可以將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用二錢,用木通煎湯調服。如果感覺氣滯不通,可以用木通、橘皮煎湯調服。
2. 桑螵蛸散
治產後小便數,及遺尿。
桑螵蛸(十五個,炒),鹿茸(酥炙),黃耆(各一兩半),牡蠣(煅),人參(去蘆),厚朴(去粗皮,薑汁炒),赤石脂(各一兩)
上為末,空心,粥飲調下二錢。一方,無厚朴、石脂,有甘草、生薑。不禁,加龍骨。
白話文:
治療產後頻尿和小便失禁。
使用炒過的桑螵蛸十五個,酥油炙烤過的鹿茸、黃耆各一兩半,煅燒過的牡蠣,去除蘆頭的人參,去除粗皮並用薑汁炒過的厚朴,以及赤石脂各一兩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在空腹時,用粥調和服用二錢。另一個配方,沒有厚朴和赤石脂,而是加入甘草和生薑。如果情況沒有改善,可以加入龍骨。
3. 蒲黃散
治產後大小便不利,下血。
車前子,黃芩,蒲黃,生地黃,牡蠣,芍藥(各一分)
上為末,空心,米飲服方寸匕。忌面、蒜。
白話文:
治療產後大小便不順暢,以及產後下血的狀況。
使用車前子、黃芩、蒲黃、生地黃、牡蠣、芍藥各一份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在空腹時,用米湯送服一湯匙的藥粉。服用期間忌食麵食及大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