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亦林

《世醫得效方》~ 卷第十四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四 (1)

1. 紅丸子

治惡阻奇效。每服三十丸,空心,薑湯服。(方見大方科痎瘧類。)

白話文:

治療妊娠嘔吐有奇效。每次服用三十顆藥丸,在空腹時用薑湯送服。(藥方請參考《大方科》中的瘧疾類。)

2. 保生丸

治妊娠將理失宜,或勞役胎動不安,腰腹痛重,胞阻漏胎,惡露時下。或子臟挾疾,久不成胎。或受妊不能固養,痿燥不長,過年不產,日月雖滿,轉動無力。或致損墮。

麻仁(去殼,一兩),當歸(半兩,微炒),乾薑(炮),肉桂(去皮),秦椒(去目、閉口者,炒出汗),石斛(去根),石膏(研如粉),黃芩,糯米,知母,甘草(炙),大黃豆卷(各一分)

上為末,煉蜜丸,彈子大。每一丸,溫酒、棗湯化下,空心嚼下亦可。方內用北黃芩、麻仁性寒之藥,人疑不服,殊不知娠中有風,風中有熱,風熱既靜,其胎必固。黃芩能去子熱,麻仁能去子風。亦可服後參苓白朮散。

白話文:

此藥方用於治療懷孕期間因調理不當,或過於勞累導致胎動不安,腰腹疼痛劇烈,胎盤位置不正造成出血,或產後惡露不止。也可用於子宮有疾病,導致長期無法懷孕,或懷孕後無法好好養胎,胎兒發育不良,過了預產期仍未生產,雖然足月卻無力發動產兆,甚至導致流產的情況。

藥方組成: 麻子仁(去殼,37.5克)、當歸(微炒,18.75克)、乾薑(炮製)、肉桂(去皮)、秦椒(去除籽粒與未成熟者,炒至出汗)、石斛(去根)、石膏(研磨成粉)、黃芩、糯米、知母、甘草(炙烤)、大黃豆卷(以上各3.75克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丸劑,每顆約彈珠大小。每次服用一顆,以溫酒或紅棗湯化開後服用,也可空腹直接嚼服。這個藥方中使用了黃芩、麻子仁等性寒的藥材,可能有人擔心不適合孕婦服用,但實際上懷孕期間可能有風邪,風邪可能夾帶熱邪,當風熱平靜後,胎兒自然穩固。黃芩能去除子宮的熱邪,麻子仁能去除子宮的風邪。服藥後也可以搭配參苓白朮散一起服用。

3. 參苓白朮散

(方見大方科脾胃類。)

白話文:

這個藥方(指的是參苓白朮散)的詳細內容,可以在大方科的脾胃類別中找到。

4. 杜仲丸

治妊娠二三月,胎動不安。或曾受此苦,每遇有懷,至期損墮,可預服此,以養胎氣。不爾胎墮,其危甚於至產。

杜仲(去皮,銼,薑汁炒斷絲),川續斷(酒浸洗,焙。各二兩)

上為末,棗肉煮爛,杵和為丸,梧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空心,米飲送下,日三服。

白話文:

此藥丸用於治療懷孕二至三個月時,出現胎動不安的情況。有些婦女曾經有過這種困擾,每次懷孕到這個時期都會發生流產,可以事先服用此藥丸,用來養護胎氣。如果沒有及早處理導致流產,其危險性比到生產時的風險還高。

藥材成分:杜仲(去除外皮,切碎,用薑汁炒至斷絲),川續斷(用酒浸泡後洗淨,烘乾。各二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將棗肉煮爛,搗成泥狀後,與藥粉混合搓成藥丸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七十丸,在空腹時用米湯送服,每日服用三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