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亦林

《世醫得效方》~ 卷第十三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三 (1)

1. 一粒金丹

疏風健筋骨。(方見前。)

白話文:

用來疏散風邪,並強健筋骨。(藥方在前面有提到。)

2. 大鐵彈丸

治諸風癱瘓。

川烏(炮,去皮臍,一兩半),川五靈脂(四兩),乳香,沒藥(各一兩),生麝(一錢)

上乳香以干竹葉包裹,用熨斗火熨過,即研成末。余藥末和勻再碾,滴水丸,彈子大。每服一丸,薄荷酒磨下。

白話文:

治療各種因風邪引起的癱瘓。

使用炮製過的川烏(去除外皮和臍,一兩半)、川五靈脂(四兩)、乳香、沒藥(各一兩),以及生麝香(一錢)。

先將乳香用乾竹葉包裹起來,用熨斗加熱後再研磨成粉末。其餘藥材也研磨成粉末後,與乳香粉末混合均勻,再次碾磨,然後滴入少許水製成丸子,大小像彈珠一樣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薄荷酒磨開後服下。

3. 大四斤丸

治風寒濕毒與血氣搏,筋骨緩弱,四肢痠疼、癢痛。

天麻,川牛膝(去苗),宣州木瓜,肉蓯蓉(洗,切,焙。四味各一斤,用好酒五升浸三日),熟附子,虎骨(酥炙。各二兩),大當歸(三分),乳香,沒藥,五靈脂(各半兩),生麝香(一錢)

上為末,浸藥酒煮麵糊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四十丸,食前溫酒或豆淋酒下。未效,木瓜湯下。亦治腳氣。

白話文:

這個藥方叫做「大四斤丸」,是用來治療風寒濕邪侵入身體,導致氣血不和,以及筋骨軟弱無力,四肢痠痛、發癢等症狀。

藥材包含:天麻、川牛膝(去除莖苗)、宣州木瓜、肉蓯蓉(洗淨、切片、烘乾,這四味藥材各一斤,用五升好酒浸泡三天),熟附子、虎骨(用酥油炙烤,這兩味藥各二兩),大當歸(三分),乳香、沒藥、五靈脂(各半兩),生麝香(一錢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再用浸泡藥材的酒和麵糊一起煮成糊狀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、四十顆,在飯前用溫酒或豆淋酒送服。如果效果不佳,可以用木瓜湯送服。這個藥方也可以治療腳氣。

4. 歷節風

5. 羌活湯

治白虎歷節風,短氣自汗,頭眩欲吐,手指攣曲,身體魁瘰,其腫如脫,其痛如制。因體虛飲酒當風,汗出入水,受風寒濕毒之氣,凝滯筋脈,蘊於骨節,或在四肢,肉色不變,晝靜夜劇,痛徹骨,如虎齧不可忍,久不治,令人骨節蹉跌,一名癘風。須大作湯丸救治,不可以淺近之劑,則無驗。

羌活(去蘆,二兩),附子(炮,去皮臍),秦艽(去蘆),桂心(不見火),木香(不見火),川芎當歸(去蘆),川牛膝(去蘆,酒浸),桃仁(去皮尖,麩炒),骨碎補,防風(去蘆。各一兩)甘草(炙,半兩)

上銼散。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生薑五片煎,不拘時溫服。

白話文:

治療白虎歷節風,症狀是呼吸短促、容易自汗、頭暈想吐、手指彎曲難伸、身體腫脹,感覺像要脫落一樣,疼痛如被壓制。這是因為身體虛弱時飲酒又吹到風,流汗後又接觸到水,受到風寒濕邪之氣侵襲,阻礙筋脈,積聚在骨節,或在四肢,皮膚顏色不變,白天安靜,晚上疼痛加劇,痛到骨頭裡,像被老虎咬一樣難以忍受,如果長時間不治療,會導致骨節錯位,又稱為癘風。必須要用強力的湯藥或丸藥來治療,不可以只用輕微的藥方,不然不會有效。

藥材:羌活(去除蘆頭,二兩)、附子(炮製,去除皮和臍)、秦艽(去除蘆頭)、桂心(不經火)、木香(不經火)、川芎、當歸(去除蘆頭)、川牛膝(去除蘆頭,用酒浸泡)、桃仁(去除皮和尖端,用麩皮炒過)、骨碎補、防風(去除蘆頭。各一兩)、甘草(炙,半兩)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成散劑。每次服用四錢,用水一碗半,加生薑五片一起煎煮,不拘時間溫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