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匱玉函經》~ 《金匱玉函經》卷第八 (1)
《金匱玉函經》卷第八 (1)
1. 《金匱玉函經》卷第八
小陷胸湯方(第五十二)
栝樓實(一枚),黃連(二兩),半夏(半升)
上三味,以水六升,先煮栝樓,取三升,去渣,內諸藥煮,取二升,去滓,分溫三服。
大陷胸湯方(第五十三)
大黃(六兩,去皮),芒硝(一升),甘遂(一錢)
上三味,以水六升,先煮大黃,取二升,去滓,內芒硝煮一二沸,內甘遂末,溫服一升,得快利,止後服。
大陷胸丸方(第五十四)
大黃(半斤),葶藶,芒硝,杏仁(各半升)
上四味,搗和取如彈丸一枚,甘遂末一錢匕,白蜜一兩,水二升煮,取一升,頓服,一宿乃下。
又大陷胸湯方(第五十五)
桂枝(四兩),甘遂(四兩),大棗(十二枚),栝樓實(一枚,去皮),人參(四兩)
上五味,以水七升煮,取三升,去滓,溫服一升,胸中無堅,勿服之。
文蛤散方(第五十六)
文蛤(五兩)
上一味為散,沸湯和服,一方寸匕。
白散方(第五十七)
桔梗,貝母(各十八銖),芭豆(六銖,去皮心,熬黑)
上三味為散,白飲和服,強人半錢,羸人減之,病在膈上必吐,在膈下必利,不利進熱粥一杯,利過不止,進冷粥一杯。
大黃瀉心湯方(第五十八)
大黃(二兩),黃連(一兩)
上二味㕮咀,以麻沸湯二升漬之,須臾絞去滓,分溫再服。
附子瀉心湯方(第五十九)
大黃(二兩),黃連,黃芩(各一兩),附子(一枚,炮,去皮,破,別煮,取汁)
上四味,㕮咀,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,須臾絞去滓,內附子汁,分溫再服。
半夏瀉心湯方(第六十)
半夏(半升),黃芩,乾薑,甘草(炙),人參(各三兩),黃連(一兩),大棗(十六枚)
上七味,以水一斗煮,取六升,去滓再煮,取三升,溫服一升,日三服。
甘草瀉心湯方(第六十一)
甘草(四兩),黃芩(三兩),乾薑(三兩),半夏(半升),黃連(一兩),大棗(十二枚)
上六味,以水一斗煮,取六升,去滓再煎,取三升,溫服一升,日三服。
生薑瀉心湯方(第六十二)
生薑(四兩),人參,甘草,黃芩(各三兩),半夏(半升),乾薑,黃連(各一兩),大棗(十二枚)
上八味,以水一斗煮,取六升,去滓再煎,取三升,溫服一升,日三服。
禹餘糧丸方
闕
赤石脂禹餘糧湯方(第六十三)
赤石脂(一斤,碎),禹餘糧(一斤,碎)
上二味,以水六升煮二升,去滓,分溫三服。
旋覆代赭石湯方(第六十四)
旋覆花(三兩),代赭石(一兩),人參(二兩),大棗(十二枚),生薑(五兩),半夏(半升),甘草(二兩)
上七味,以水一斗煮,取六升,去滓再煎,取三升,溫服一升,日三服。
白話文:
小陷胸湯
藥材:栝樓實(一個)、黃連(二兩)、半夏(半升)。 做法:將以上三種藥材,加入六升水,先煮栝樓實,煮到剩三升時,撈出藥渣,再放入其他藥材一起煮,煮到剩二升時,撈出藥渣,分三次溫服。
大陷胸湯
藥材:大黃(六兩,去皮)、芒硝(一升)、甘遂(一錢)。 做法:將以上三種藥材,加入六升水,先煮大黃,煮到剩二升時,撈出藥渣,再放入芒硝煮開一兩次,最後放入甘遂末,溫服一升。如果排便順暢了,就停止服用。
大陷胸丸
藥材:大黃(半斤)、葶藶、芒硝、杏仁(各半升)。 做法:將以上四種藥材搗碎混合,做成彈丸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一顆。另取甘遂末一錢、白蜜一兩,加入二升水煮,煮到剩一升時,將藥丸和湯一起服下,通常過一夜才會排便。
又大陷胸湯
藥材:桂枝(四兩)、甘遂(四兩)、大棗(十二枚)、栝樓實(一個,去皮)、人參(四兩)。 做法:將以上五種藥材,加入七升水煮,煮到剩三升時,撈出藥渣,溫服一升。如果胸部沒有堅硬的感覺,就不要服用。
文蛤散
藥材:文蛤(五兩)。 做法:將文蛤磨成粉末,用滾燙的開水沖服,每次服用一方寸匕。
白散
藥材:桔梗、貝母(各十八銖)、巴豆(六銖,去皮心,炒黑)。 做法:將以上三種藥材磨成粉末,用白開水沖服,體質強壯的人服用半錢,體質虛弱的人要減量。如果藥效在膈膜以上會導致嘔吐,在膈膜以下會導致腹瀉。如果腹瀉不止,就喝一杯冷粥。
大黃瀉心湯
藥材:大黃(二兩)、黃連(一兩)。 做法:將以上兩種藥材搗碎,用滾燙的開水二升浸泡,稍微過一會兒,擠出藥汁,分兩次溫服。
附子瀉心湯
藥材:大黃(二兩)、黃連、黃芩(各一兩)、附子(一個,炮製過,去皮,切開,另外煮取汁)。 做法:將大黃、黃連、黃芩三種藥材搗碎,用滾燙的開水二升浸泡,稍微過一會兒,擠出藥汁,再加入附子汁,分兩次溫服。
半夏瀉心湯
藥材:半夏(半升)、黃芩、乾薑、炙甘草、人參(各三兩)、黃連(一兩)、大棗(十六枚)。 做法:將以上七種藥材,加入一斗水煮,煮到剩六升時,撈出藥渣,再把藥汁煮到剩三升,分三次溫服,每次一升。
甘草瀉心湯
藥材:甘草(四兩)、黃芩(三兩)、乾薑(三兩)、半夏(半升)、黃連(一兩)、大棗(十二枚)。 做法:將以上六種藥材,加入一斗水煮,煮到剩六升時,撈出藥渣,再把藥汁煮到剩三升,分三次溫服,每次一升。
生薑瀉心湯
藥材:生薑(四兩)、人參、甘草、黃芩(各三兩)、半夏(半升)、乾薑、黃連(各一兩)、大棗(十二枚)。 做法:將以上八種藥材,加入一斗水煮,煮到剩六升時,撈出藥渣,再把藥汁煮到剩三升,分三次溫服,每次一升。
禹餘糧丸
(此方缺載)
赤石脂禹餘糧湯
藥材:赤石脂(一斤,搗碎)、禹餘糧(一斤,搗碎)。 做法:將以上兩種藥材,加入六升水煮到剩二升時,撈出藥渣,分三次溫服。
旋覆代赭石湯
藥材:旋覆花(三兩)、代赭石(一兩)、人參(二兩)、大棗(十二枚)、生薑(五兩)、半夏(半升)、甘草(二兩)。 做法:將以上七種藥材,加入一斗水煮,煮到剩六升時,撈出藥渣,再把藥汁煮到剩三升,分三次溫服,每次一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