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感症寶筏》~ 卷之四 傷寒類證 (1)
卷之四 傷寒類證 (1)
1. 肺風寒痰
如見憎寒發熱、鼻塞頭痛、胸滿氣急、或咳或喘、右寸浮滑或沉伏者,此鳳痰在肺也。如舌白而潤、口不渴者,痰由寒邪生也。宜二陳湯加蘇杏、前胡、羌活、蘇薄之類,微散之。喘加炙麻黃、葶藶子以瀉肺。
如舌胎白燥、口渴,肺家津液少也。宜瀉白散加前胡、杏仁、橘紅、茯苓、象貝、川斛、薄荷、枯芩之類。
白話文:
[肺部遭受風寒與痰濕]
如果出現畏寒發燒、鼻塞頭疼、胸口悶脹、呼吸急促、咳嗽或是喘息、右手脈搏呈現浮滑或是沉伏的情況,這顯示肺部有風寒和痰濕。如果舌苔呈現白色且濕潤,口裡不覺得乾渴,那麼痰濕是由寒涼因素引發的。應該使用二陳湯加上蘇葉、杏仁、前胡、羌活、蘇梗等藥材,進行輕微的散寒治療。如果喘息嚴重,則應加入炙麻黃、葶藶子,以利肺部排痰。
如果舌苔白且乾燥,且口渴,這顯示肺部津液不足。應該使用瀉白散加上前胡、杏仁、橘紅、茯苓、象貝、川斛、薄荷、枯芩等藥材。這些藥物可以滋潤肺部,增加津液,緩解症狀。
2. 肺風熱痰
如微寒發熱、胸悶氣逆、咳嗽兼喘、舌胎黃燥或白刺、口渴脈數者,此風熱客肺生痰也。宜羚羊角、前胡、桑杏、蔞霜、貝母、枯芩、橘紅、薄荷、旋覆花、淡竹葉之類以去風熱,痰自平矣。如痰閉氣逆,加竹瀝、薑汁潤之。
白話文:
如果出現輕微畏寒但又發燒、胸口感到悶且呼吸不順、咳嗽時還會喘、舌苔呈現黃色乾燥或是有白色突起、口渴且脈搏跳動快速,這些都是因為風熱侵入肺部而產生痰的症狀。應使用如羚羊角、前胡、桑杏、蔞霜、貝母、枯芩、橘紅、薄荷、旋覆花、淡竹葉等藥材來去除風熱,痰自然就會消失。
如果痰多到阻塞呼吸道,導致呼吸困難,可再加入竹瀝和薑汁,以滋潤並幫助痰液排出。
3. 包絡熱痰
如傷寒神昏讝語、目睛微定,或舌謇語澀、舌胎尖赤中白而燥者,此熱痰乘於包絡也。宜犀角尖、川鬱金、石菖蒲、天竺黃、川貝母、鉤藤、淡竹葉、瓜蔞霜之類主之。如舌絳神呆、痰潮語謇者,內閉也,加西黃。
白話文:
【包絡熱痰】
就像得了重感冒導致精神混亂、胡言亂語,眼睛微微呆滯,或者說話口齒不清、舌頭僵硬,舌尖和舌邊紅赤且舌苔白而乾燥,這都是因為熱痰影響到了心包(包絡)。應使用犀角尖、川鬱金、石菖蒲、天竺黃、川貝母、鉤藤、淡竹葉、瓜蔞霜這些藥材來治療。
如果出現舌色深紅、神情呆滯、痰多且說話困難的情況,這是因為熱痰在體內封閉,應在此基礎上加上西黃(牛黃)來加強療效。
4. 痰挾痧疹
凡時感傷寒初起,即胸中煩悶、氣急痰喘,先用豁痰利氣藥。痰已行而喘減,但煩悶身熱不除,反加耳聾足冷者,此必痰挾痧疹也。急宜透之提之,如羚羊角、連翹、牛蒡、防風、乾葛、薄荷、枳殼、桔梗、蟬衣之類。
白話文:
凡是季節性的感冒剛開始時,如果立即感到胸口悶、呼吸急促且有痰喘的情況,應先使用能化痰順氣的藥物。若痰排出後喘息情況有所改善,但仍然持續感到胸口悶、身體發熱,甚至出現耳朵聽力下降和腳部冰冷的症狀,這很可能就是痰液夾雜著痧疹的問題。應緊急使用能透疹解表的藥物,例如羚羊角、連翹、牛蒡子、防風、乾葛、薄荷、枳殼、桔梗、蟬蛻等藥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