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仁齋直指方論》~ 卷之三 (1)
卷之三 (1)
1. 附諸方
萬應丸,下諸蟲
檳榔(五錢,末),大黃(八兩,末),黑牽牛(四兩,末),皂角(十錠,用不蛀者),苦楝根皮(一斤)
上件將皂角、苦楝根皮二味,用水一大碗熬成膏子,一處搜和前藥。二味研細末為衣,先用沉香衣,後用雷丸木香衣。每服三丸,四更時分用沙糖水送下。
一方,取寸白蟲。
紫檳榔(十個),向陽石榴皮(十七片)
上,水煎,露一宿,以下蟲為度。
一方,治吐蟲有積。
黑錫灰,檳榔
上為末,米飲調下。
木香三稜散(《瑞竹》),治腹中有蟲,面色痿黃,一切積滯。
黑牽牛(半生半炒取末,五錢),大腹子(二錢),檳榔,雷丸,錫灰(醋炒),三稜(煨),莪朮(煨),木香(二錢),大黃(二錢)
上為末。每服五錢,用砂糖水調服。先將燒肉一片口中細嚼,吐出,然後服藥。一方加阿魏一錢,蕪荑仁三錢。
一方,消化蟲毒在腹作痛。
檳榔,酸榴根皮(焙乾。各一兩),紅丹(煅),雷丸,貫眾(如雞頭者),君子肉(各二錢),甘草(炙),枳殼(制),大黃(各五錢)
上為末,清油打薄雞子餅,抄藥一錢於上,空心卷而食之,小兒糯米糊丸粟米大。每服二三
十丸,以淡豬肉汁或雞汁吞下,空心亦佳。
烏梅丸,治胃冷蛔蟲攻心痛,嘔吐,四肢冷。
秘傳檳榔散,治男婦心脾痛蟲痛。(方並見脾疼門。)
白話文:
附諸方
萬應丸,治療各種蟲症:將檳榔、大黃、黑牽牛、皂角、苦楝根皮等藥材研磨成粉,用皂角和苦楝根皮熬製成膏狀,混合其他藥粉。再以沉香和雷丸木香為外層包裹。每次服用三丸,夜裡四更時分用糖水送服。
另一方,治療寸白蟲:取紫檳榔和向陽石榴皮水煎,放置一夜,服用藥液,劑量以排出蟲子為準。
另一方,治療吐蟲並伴有積滯:將黑錫灰和檳榔研磨成粉,用米湯送服。
木香三稜散(出自《瑞竹》),治療腹中有蟲,面色萎黃,以及各種積滯。藥方包含黑牽牛、大腹子、檳榔、雷丸、錫灰、三稜、莪朮、木香和大黃。每次服用五錢,用糖水調服。服用前先將一片燒肉細嚼後吐出,再服用藥物。另一方在此基礎上加阿魏和蕪荑仁。
另一方,治療蟲毒積聚於腹中引起的疼痛:將檳榔、酸榴根皮、紅丹、雷丸、貫眾、君子肉、甘草、枳殼和大黃研磨成粉,用清油拌入雞蛋餅中,取藥粉一錢置於餅上,空腹食用,小兒可用糯米糊製成粟米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二三十丸,用淡豬肉湯或雞湯送服,空腹服用效果最佳。
烏梅丸,治療胃寒導致蛔蟲攻心疼痛、嘔吐、四肢冰冷等症狀。(方劑詳見脾疼門)
秘傳檳榔散,治療男女心脾蟲痛。(方劑詳見脾疼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