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士瀛

《仁齋直指方論》~ 卷之二十二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十二 (1)

1. 癭瘤

2. 癭瘤方論

氣血凝滯,結為癭瘤。癭則憂恚所生,多著於肩項,皮寬不急,槌槌而垂是也。瘤則隨氣留住,初作梅李之狀,皮嫩而光,漸如杯卵是也。其肉色不變者,謂之肉癭;其筋脈呈露者,謂之筋癭;其赤脈交絡者,謂之血癭;隨憂愁而消長者,謂之氣癭;堅硬而不可移者,謂之石癭,癭之名有五者此也。一曰骨瘤,二曰脂瘤,三曰肉瘤,四曰膿瘤,五曰血瘤,六曰石瘤,瘤之種有六者此也。

癭瘤二者,雖無痛癢,最不可決破,決破則膿血崩潰,滲漏無已,必至殺人,其間肉瘤,攻療尤所不許。若夫脂瘤、氣癭,隨順用藥,尚庶幾焉。

白話文:

癭瘤方論

氣血淤積凝滯,就會形成癭瘤。癭瘤是由於憂慮憤怒所導致的,大多長在肩頸部位,皮膚鬆弛不緊繃,腫塊像槌子一樣下垂。瘤則是由於氣血停滯而形成,初期像梅子李子般大小,皮膚細嫩光滑,逐漸長大像杯子或卵子一樣。 腫塊顏色沒有改變的,稱為肉癭;腫塊上有筋脈顯露的,稱為筋癭;腫塊佈滿紅色血管的,稱為血癭;腫塊會隨著憂愁的情緒而消長,稱為氣癭;腫塊堅硬且無法移動的,稱為石癭。癭瘤共有五種。

另外,還有骨瘤、脂瘤、肉瘤、膿瘤、血瘤、石瘤等六種瘤。

癭瘤這兩種疾病,即使沒有疼痛和搔癢,也絕對不能自行切開,切開後會導致膿血大量流出,滲漏不止,甚至危及生命。其中肉瘤更是不允許採取手術治療。至於脂瘤和氣癭,則可以依病情施以藥物治療,或許還有痊癒的希望。

3. 癭瘤證治

海藻丸,癭瘤通用。

海藻(洗曬,一兩),海蛤(煅),松蘿(各七錢半),當歸,川芎,官桂,白芷,細辛,藿香,白蘞,明礬(煅),昆布(洗,曬。各五錢)

上細末,煉蜜丸彈子大。每一丸,含嚥下。

蠟礬丸,癭瘤通用,常服自然縮小消磨。(方見癰疽門。)

針沙方,專治氣癭。

針沙(浸於水缸,平日飲食皆用此水,十日一換。針沙服之半年,自然消散,針沙能去積也)

治小瘤方,先用甘草煎膏,筆蘸妝瘤旁四圍,干而復妝,凡三次,後以

大戟,芫花,甘遂

上等分為細末,米醋調,別筆妝敷其中,不得近著甘草處,次日縮小,又以甘草膏妝小暈三次,中間仍用大戟、芫花、甘遂如前,自然焦縮。

又治瘤方,舊牛皮鞋皮,洗,煎凍,常食之。瘤若破,如豆腐極臭。

白話文:

癭瘤證治

海藻丸適用於各種癭瘤。

藥方:海藻(洗淨曬乾,一兩)、海蛤殼(煅燒)、松蘿(各七錢半)、當歸、川芎、桂枝、白芷、細辛、藿香、白蔹、明礬(煅燒)、昆布(洗淨曬乾,各五錢)。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用煉蜜做成彈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一丸,含在口中慢慢嚥下。

蠟礬丸也適用於各種癭瘤,長期服用可以使癭瘤自然縮小消退。(藥方見癰疽篇)

針沙方專門治療氣癭。

方法:將針沙浸泡在水缸裡,日常飲食都用這個水,十天換一次水。服用針沙半年,癭瘤自然消散,因為針沙能去除積聚之物。

治療小瘤的藥方:先用甘草煎成膏,用毛筆蘸取,塗抹在瘤體周圍,待其乾燥後再重複塗抹三次。之後,將大戟、芫花、甘遂等量研成細粉,用米醋調和,用另一支毛筆塗抹在瘤體中央,注意不要碰到之前塗抹甘草膏的地方。第二天瘤體就會縮小,然後再次用甘草膏塗抹小範圍三次,中間仍然按照之前的步驟使用大戟、芫花、甘遂,如此反覆,直到瘤體焦枯脫落。

另一種治療瘤體的藥方:取舊牛皮鞋皮洗淨,煎煮成膏,經常食用。如果瘤體破裂,則會像豆腐一樣,並且散發出極其難聞的臭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