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士瀛

《仁齋直指方論》~ 卷之二十一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十一 (1)

1.

2. 齒論

齒者,骨之所終,髓之所養,腎實主之。經云:腎衰則齒豁,精固則齒堅,誠哉是言也。或曰:手陽明之支脈入齒,手陽明者,大腸經也,於齒夫何預?不思大腸傳送,氣道行焉,壅則齒浮,虛則宣露,挾風則上攻頭面,疳䘌則變成齲脫,不相為而實相關也。夫齒之為痛者五,一曰風熱,二曰風冷,三曰毒痰,四曰惡血,五曰蟲蝕。

風氣襲虛,客於齒間,乘於血氣,故令齦腫,熱氣加之,膿汁遺臭,此風熱之為齒痛,一也;血氣不足,骨髓乃虛,風冷湊入,停於齒根,不腫不蛀,日漸動搖,此風冷之為齒痛,二也;熱則生痰,毒氣上攻,灌注經絡,最能發痛,外證壅盛,咳唾交沖,此毒痰之為齒痛,三也。

頭面有風,挾熱攻齦,熱搏於血,故令血出,淤滯不消,掣痛鑽刺,此惡血之為齒痛,四也。凡人飲食甘肥,不能潔齒,腐臭之氣,淹漬日久,齒根有孔,蟲在其間,蝕一齒盡,又度其餘,至如疳䘌,皆其種類,必蟲殺而後痛止,此非五曰蟲蝕之證乎?前是數者,痛有自來,治各隨證,條例於後,雖然,百物養生,莫失口齒,不漱不洗,損蠹之媒,是不惟患生宿腐,而暑毒酒毒,常伏於口齒之間,莫若時時洗漱之為愈也。

臨睡洗畢,至於晨興灌漱一口,吐出掌中,就掌滌眼,自覺光明,終身行之,真可為終身受用。

白話文:

齒論

牙齒是骨骼的終點,由骨髓滋養,腎臟的盛衰主導牙齒的健康。古籍記載:「腎氣衰弱則牙齒鬆動脫落,腎精充足則牙齒堅固」,這句話確實精闢。有人問:手陽明經的支脈通到牙齒,而手陽明經是大腸經,這與牙齒有什麼關係呢?這就需要考慮大腸經的傳輸作用,氣血在此運行,氣血壅滯則牙齒浮腫,氣血虛弱則牙齒外露,風邪侵襲則上犯頭面,而患有疳積則會導致牙齒蛀蝕脫落,看似不相干,實則息息相關。

牙痛的成因主要有五種:一為風熱,二為風寒,三為毒痰,四為瘀血,五為蟲蝕。

風邪侵襲體虛之處,滯留於牙齒之間,乘虛而入,影響到氣血,導致牙齦腫脹;若再加上熱邪,則會產生膿液並伴有臭味,這就是風熱牙痛。氣血不足,骨髓虛弱,風寒之邪入侵,停滯於牙根,不腫不蛀,但牙齒會日漸鬆動,這就是風寒牙痛。體內有熱則會生痰,毒邪上犯,侵犯經絡,最容易引起牙痛,外在症狀表現為壅盛,咳嗽咳痰,這是毒痰牙痛。頭面受風邪侵襲,夾雜熱邪攻伐牙齦,熱邪搏結於血液,導致出血,瘀滯不通,會產生掣痛、刺痛的感覺,這就是瘀血牙痛。飲食過於甘肥辛辣,又不注意口腔衛生,腐敗之氣長期浸漬牙根,導致牙根出現孔洞,蟲子在其間滋生,蛀蝕牙齒,甚至波及其他牙齒,兒童的疳積也是如此,必須殺蟲才能止痛,這就是蟲蝕牙痛。

以上幾種牙痛,成因各有不同,治療方法也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,詳情後續會列出。總而言之,養生之道,要重視口腔的保養,不漱口不刷牙,容易造成牙齒損壞,不僅會讓食物殘渣腐敗,而且暑熱、酒毒等也容易滯留在口腔中,因此,經常漱口才是最佳的保養方法。

睡前洗漱乾淨,早晨起床後也要漱口一次,將漱口水吐在手掌中,再用漱過的手掌擦拭眼睛,可以使眼睛明亮,終身堅持這個習慣,確實可以受益終身。

3. 齒病證治

荊芥湯,治風熱齒痛。

荊芥,腦荷,升麻,細辛

上件等分,為末。每服二錢,以沸湯點,漱口含咽,並用擦牙。

消風散(方見頭風門。),治齒熱痛,齦腫有汁,先敷消風散,又以朴硝敷其上。

又法,川升麻煎湯漱咽,解毒。

溫風散,治風冷齒痛。

當歸,川芎,細辛,白芷,蓽茇,藁本,蜂房(炒,等分)

上銼。每二錢,井水煎服,仍含漱。

安腎丸(方見水腫門。),八味丸(方見痼冷門。),治冷證齒痛。

香椒散,治冷證齒痛。

香附,紅川椒(炒),故紙(炒。各二錢),蓽茇(一錢)

上為末,和炒鹽二錢,擦敷。

開笑散,治風冷齒痛。

白芷,細辛(淨),良薑,蓽茇,川椒,香附,蜂房(炒)

上件等分,為末。擦牙,搐鼻。

皂莢散,治風齒動搖。

長肥皂莢(二錢),白鹽(半兩)

上二件,同燒赤,研細常擦。

二陳湯(方見瘧類)加細辛、枳殼,用薑、棗、烏梅煎,治毒痰齒痛,仍以片子薑黃、蓽茇等分,井水煎,候溫,以舌浸其中,涎自流出。

甘露飲,治毒血齒痛,(方見積熱門。)加升麻煎。

荊槐散,治牙宣出血或痛。

槐花,荊芥穗

上等分,為末。擦牙,仍煎點服。

鬱金散,治齒出血。

鬱金,白芷,細辛

上件等分,為末。擦牙,仍以竹葉、竹皮濃煎,入鹽少許,含咽,或炒鹽敷。

靈脂醋,治惡血齒痛。

川五靈脂,以米醋煎汁含咽。

鶴蝨丸,治蟲蝕齒痛。

豬牙皂角(三錢),川椒(一錢半),生明礬,鶴蝨(各一錢)

上為末,蒸飯搜丸如麻子大,納於孔中,有痰吐之。

椒鹽散,治齒蟲痛。

川椒,白鹽,蜂房(炒)

上件銼細,等分。每服二錢,以井水、蔥白煎,熱含冷吐。

蟲蛀牙痛方

川巴豆肉(三枚),明乳香(一錢)

上同研,溶蠟,丸麻子大。每服一丸,塞孔。

又蟲痛方

紅川椒末(一錢),大巴豆肉(一粒)

上件研細,蒸飯丸如麻子大,以薄綿包塞孔。

明礬(煅,二錢),滴乳香(一錢)

上為細末,飯丸塞孔。

又方

蜘蛛殼一個,揉軟,以薄綿包塞,痰吐之。又方米醋煮川椒,入蜂房,蘸軟捻塞。又方蠶紙燒存性擦,少時鹽湯漱口。又方雄黃末入麝研,敷痛處。

又方

直殭蠶,蜂房(炒,二件各等分),樟腦(半之)

上為末,皂角肉挼濃漿,煮少頃,和作小丸,塞痛孔。

齒痛通用方

蓽茇,生地黃,當歸鬚,荊芥穗,白芷,桑白皮(炒),蜂房(炒),赤芍藥,薑黃,細辛,蒿藁本,赤甘草(生。等分)

上為粗末。每服三錢,井水煎,頻漱齒。

歸荊散,齒痛通用。

當歸,荊芥穗,川升麻,川鬱金,細辛,白芷,蓽茇(等分)

上為末。每服半錢,揩痛處,良久,鹽湯灌漱。

齊峰川椒散,齒痛通用。

紅川椒(四錢),樟腦,赤小豆,縮砂仁(各二錢),明礬(煅,一錢)

白話文:

[齒病治療]

荊芥湯,用來治療因風熱引起的牙齒疼痛。

所需材料有:荊芥,腦荷,升麻,細辛。將這些材料等量混合後磨成粉末。每次取兩錢,用熱水沖泡,用來漱口及吞嚥,也可直接擦拭牙齒。

消風散(此方可在頭風門找到),用來治療牙齒熱痛,牙齦腫脹有分泌物,先敷上消風散,再在上方敷上朴硝。

另一方法是,使用川升麻煎湯漱口及吞嚥,可以解毒。

溫風散,用來治療風寒引起的牙齒疼痛。

所需材料有:當歸,川芎,細辛,白芷,蓽茇,藁本,蜂房(炒,等分)。將這些材料切碎。每次取二錢,用水煎服,同時用來漱口。

安腎丸(此方可在水腫門找到)和八味丸(此方可在痼冷門找到),用來治療寒冷導致的牙齒疼痛。

香椒散,用來治療寒冷導致的牙齒疼痛。

所需材料有:香附,紅川椒(炒),故紙(炒。各二錢),蓽茇(一錢)。將這些材料磨成粉末,再加入炒鹽二錢,用來擦拭和敷蓋。

開笑散,用來治療風寒引起的牙齒疼痛。

所需材料有:白芷,細辛(淨),良薑,蓽茇,川椒,香附,蜂房(炒)。將這些材料等量混合後磨成粉末。用來擦拭牙齒,並吸入鼻子。

皁莢散,用來治療風邪導致的牙齒搖晃。

所需材料有:長肥皂荚(二錢),白鹽(半兩)。將這兩種材料一同燒至赤紅,然後研磨成細粉,經常擦拭牙齒。

二陳湯(此方可在瘧類找到)加上細辛和枳殼,用薑,棗,烏梅煎煮,用來治療由毒素和痰液引起的牙齒疼痛,同時以等量的片子薑黃和蓽茇,用水煎煮,待溫暖後,將舌頭浸泡其中,唾液會自然流出。

甘露飲,用來治療由毒素血液引起的牙齒疼痛。(此方可在積熱門找到)加升麻煎煮。

荊槐散,用來治療牙齦出血或牙痛。

所需材料有:槐花,荊芥穗。將這些材料等量混合後磨成粉末。用來擦拭牙齒,同時煎煮服用。

鬱金散,用來治療牙齒出血。

所需材料有:鬱金,白芷,細辛。將這些材料等量混合後磨成粉末。用來擦拭牙齒,同時以竹葉和竹皮濃煎,加入少量鹽,含在口中吞嚥,或用炒鹽敷蓋。

靈脂醋,用來治療由惡血引起的牙齒疼痛。

所需材料有:川五靈脂,以米醋煎汁含在口中吞嚥。

鶴蝨丸,用來治療由蟲蛀引起的牙齒疼痛。

所需材料有:豬牙皁角(三錢),川椒(一錢半),生明礬,鶴蝨(各一錢)。將這些材料磨成粉末,和蒸熟的飯攪拌成如麻子大小的丸子,塞進牙洞,若有痰則吐出。

椒鹽散,用來治療由蟲蛀引起的牙齒疼痛。

所需材料有:川椒,白鹽,蜂房(炒)。將這些材料切碎細,等量混合。每次取二錢,用水和蔥白煎煮,趁熱含在口中,冷卻後吐出。

蟲蛀牙痛方

所需材料有:川巴豆肉(三枚),明乳香(一錢)。將這些材料混合研磨,熔化蠟,做成如麻子大小的丸子。每次取一丸,塞進牙洞。

另一蟲蛀牙痛方

所需材料有:紅川椒末(一錢),大巴豆肉(一粒)。將這些材料研磨細,和蒸熟的飯做成如麻子大小的丸子,用薄綿包裹,塞進牙洞。

明礬(煅,二錢),滴乳香(一錢)。將這些材料磨成細末,做成丸子塞進牙洞。

另一方

蜘蛛殼一個,揉軟,用薄綿包裹,塞進牙洞,若有痰則吐出。另一方,用米醋煮川椒,加入蜂房,蘸軟捻塞。另一方,將蠶紙燒成灰擦牙,過一會兒用鹽水漱口。另一方,將雄黃末加入麝香研磨,敷在疼痛的地方。

另一方

直殭蠶,蜂房(炒,二件各等分),樟腦(半之)。將這些材料磨成粉末,用皁角肉搓成濃漿,煮一會兒,和在一起做成小丸子,塞進疼痛的牙洞。

齒痛通用方

所需材料有:蓽茇,生地黃,當歸鬚,荊芥穗,白芷,桑白皮(炒),蜂房(炒),赤芍藥,薑黃,細辛,蒿藁本,赤甘草(生。等分)。將這些材料切成粗末。每次取三錢,用水煎煮,頻繁漱口。

歸荊散,牙痛通用。

所需材料有:當歸,荊芥穗,川升麻,川鬱金,細辛,白芷,蓽茇(等分)。將這些材料磨成粉末。每次取半錢,擦拭疼痛的地方,過一會兒,用鹽水灌漱。

齊峯川椒散,牙痛通用。

所需材料有:紅川椒(四錢),樟腦,赤小豆,縮砂仁(各二錢),明礬(煅,一錢)。將這些材料磨成粉末,少許塞敷,吞嚥無妨。牙痛只依賴川椒麻醉。

另一方,蜂房(三錢,炒),全蠍(二個,焙)。將這些材料磨成粉末,敷蓋。也能治療風痛。

另一通用方,將絲瓜乾燒成灰,磨成粉末,擦拭和敷蓋。

另一方

蜂房(炒),明礬(煅),黃虢丹(等分)。將這些材料磨成粉末,做成小丸子,塞進牙齒。

麝香散,用來治療牙齦潰爛和口臭。

所需材料有:白礬(煅),青黛,胡黃連,蘆薈(各一分),蝦蟆(炙焦,半分),麝(一字)。將這些材料磨成粉末。每次取半錢,敷在患處。

另一牙齦潰爛和口臭方,將蜘蛛殼磨成粉末,用胭脂和麝香敷蓋,或者用一隻大蜘蛛,用濕紙包裹,再用荷葉包裹在外,煨烤至焦黑,磨成粉末,加入少量麝香研磨,敷蓋。也可以將蠶蛻紙燒成灰,加入麝香,同樣能治療牙齦潰爛和口臭。香附末可以用作牙齒的藥物。

牙癰方

所需材料有:硃砂,雄黃,磁石,石膽,礬石(即銀星石)。將這些材料等量混合,放入瓷罐中,塗上鹽泥,燒兩天兩夜,放在地上兩天以消除火毒,磨成細末,用雞毛蘸取敷在瘡上,惡肉,朽骨,損壞的牙齒都會出來,然後痊癒。這是周官五毒攻瘍的正方。各種惡肉,朽骨,瘡毒都可以用這個方子。

牙蛀痛方

所需材料有:蠶紙(燒成灰),直殭蠶(炒。等分)。將這些材料磨成粉末,擦拭和敷蓋,過一會兒,用鹽水漱口。

另一方,將鶴蝨磨成細末,擦拭一段時間,用鹽水漱口。

另一牙齦出血方

所需材料有:明白礬(煅二錢),乳香(半錢),少許麝香。將這些材料一同研磨細,輕手擦拭,過一會兒,用鹽水灌漱。

治療牙齒疼痛的方子,用井水清洗口腔,頻繁更換,同時含在口中漱口;或者用百藥煎泡湯,微冷後含在口中吞嚥;或者嚼縮砂敷蓋,牙痛通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