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士瀛

《仁齋直指方論》~ 卷之十五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五 (2)

1. 大便秘澀證治

疏風散,治風毒秘結

枳殼(制,半兩),防風,羌活,獨活,檳榔,白芷,威靈仙,蒺藜(炒赤,去刺),麻仁,杏仁,甘草(炙。各一分)

上粗末。每二錢半,姜五片,蜜一匙,慢火煎服。

桔梗枳殼湯,治氣不下降,大便不通。(方見氣門。)加紫蘇莖葉煎。

寬快湯,治氣不下降、大腑澀滯。

香附(杵淨,二兩),天台烏藥(去心),枳殼(制。各一兩半),縮砂仁(七錢半),蘇子(炒,半兩),青木香(三錢),甘草(炙,七錢半)

上末。每服二錢,陳皮煎湯調下,或吞青木香丸少許。

降氣湯,治氣不下降,大便不通。(方見腳氣門。)加枳殼、杏仁煎。此藥流行肺氣。

蘇感丸,治氣秘不大便。用紫蘇、橘皮煎湯下,或枳殼散送下蘇合香丸、(方見嗽門。)感應丸,(方見脹滿門。),蘇合四分,感應六分,研和別丸。大凡腹痛而嘔,欲利其大便,諸藥皆吐,惟蘇感丸用薑汁泡湯下最妙。

煨蒜方,獨頭蒜煨熟去皮,以綿裹,納後部即通。

又掩臍法(方見小便門。),臨用入輕粉少許尤速。

熏方,不蛀皂角,用碗燒置於桶內,熏其後部,自通。

調導飲,治婦人產前、產後大便不通。

當歸,川芎,防風,枳殼(制。各四分),甘草(炙,二錢)

上細銼。每服三錢,食前薑、棗煎服。

白話文:

大便秘澀證治

治療因風寒濕邪導致的便秘:使用疏風散,此方能散風解毒,通利大便。

治療氣機下陷導致的便秘:可以使用桔梗枳殼湯,此方能行氣降逆,通利大便;也可選用寬快湯,此方能舒暢大腸,潤滑通便;或使用降氣湯,此方能降氣通便,但需注意此方有宣通肺氣的作用。

治療氣滯導致的便秘:可以使用蘇感丸,此方能行氣通便,服用時宜用紫蘇、橘皮湯送服,或用枳殼散送服蘇合香丸及感應丸。若腹痛伴嘔吐,想通便,其他藥物多會加重嘔吐,唯有蘇感丸用薑汁泡水服用效果最佳。

其他方法:可用煨熟的蒜頭外敷肛門;也可採用掩臍法,並可加入少量輕粉以加快通便;還可用燒熱的不蛀皂角熏蒸肛門,幫助通便。

治療產後便秘:可以使用調導飲,此方能調和氣血,潤腸通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