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穎甫

《曹氏傷寒金匱發微合刊》~ 《金匱發微》 (135)

回本書目錄

《金匱發微》 (135)

1. 婦人雜病脈證治第二十二

婦人中風,七八日,續來寒熱,發作有時,經水適斷者,此為熱入血室,其血必結,故使如瘧狀,發作有時,小柴胡湯主之。

婦人中風,延至七八日,適當經水初斷,熱除身涼,既而續發寒熱,發作有時,不似病中風時晝夜無間,雖在中工,亦當知其非桂枝湯證。究其所以然,則以經水初斷,標陽乘虛而陷血室,因是血結胞中,乘營氣夜行於陽,發為寒熱,旦即明了,一如瘧之休作有時。但熱邪甫陷,胞中定無乾血,故但需小柴胡湯,使標陽之陷而入者,升發而出之,其病當愈,更不須桃核承氣也。此虛實之辨也。

婦人傷寒,發熱,經水適來,晝日明了,暮則譫語,如見鬼狀者,此為熱入血室。治之,無犯胃氣及上二焦,必自愈。

傷寒始病,有已發熱、未發熱之別。婦人當傷寒發熱之期,經水適來,則胞中之血未虛。發熱則周身血分熱度高,以至高之血熱,合始行之經,血熱乃併入血室。衛氣晝行於陽,水分無熱,故明了。營氣夜行於陽,血分有熱,故暮即譫語,如見鬼狀(俗稱熱昏)。此證血熱在下,但需攻瘀,其病當已,所謂「血自結,下之愈」也。

斷不可因譫語而妄用承氣湯傷及胃氣,亦不可發太陽之汗,損上中二焦水液,致血熱益無控制,桃核承氣湯、抵當湯丸、下瘀血湯,皆足以治之。陳修園乃以為無方之治深於治,蓋未識仲師之旨也。

婦人中風,發熱,惡寒,經水適來。得之七八日,熱除,脈遲身涼和,胸脅滿如結胸狀,譫語者,此為熱入血室也。當刺期門,隨其實而取之。

中風當翕翕發熱之候,仍不免嗇嗇惡寒,此時病氣全在肌表。在婦人雖經水適來,決無裏證,乃得病七八日,脈遲身涼,則肌表邪熱已解,似可無餘病矣,乃一變為胸脅下滿,如結胸狀。設為太陽標熱並水氣結於胸脅,要惟有硬滿而痛,不當譫語,譫語為陽明實證所常有,但此譫語,當如上節之發於暮夜,不在旦晝,以七八日經水適來推之,便可知標陽內陷血室。所以然者,經後血室空虛,邪熱易為入也。

熱陷在經後,必無乾血為患,故但刺乳旁一寸之期門,以瀉肝胆之熱,諸恙自平。蓋胸脅主上中二焦,腎下至膀胱屬下焦,並為少陽部分。熱鬱胸脅,則猶未及下焦,隨少陽之熱結於上中二焦者,先刺期門以瀉之,不使下陷胞中,久成乾血,所謂曲突徙薪也。

陽明病,下血譫語者,此為熱入血室。但頭汗出,當刺期門,隨其實而瀉之,濈然汗出者愈。

陽明為病,往往血熱熾盛,迫水液而外泄。血熱熾而腸燥,故譫語。水液涸於自汗,故闕上痛。斯二證,雖不下血,亦在所必有。若婦人病此,但頭汗出,而一身無汗,似不當見譫語,則譫語固不由腸燥也(非大承氣證)。太陽陽熱,隨三焦而陷胞中,則為蓄血,蓄血者不下血,今乃熱血妄行,則此證又不同血結也(非抵當證)。

白話文:

婦女中風,病了七八天,持續出現忽冷忽熱,發作時間有規律,且剛好月經停止,這是熱邪進入血室,導致血液凝結,所以才會像瘧疾一樣發作有時,用小柴胡湯治療。

婦女中風,拖到七八天,剛好月經剛結束,熱退了身體也涼了,之後又開始忽冷忽熱,發作有時間性,不像中風時白天黑夜都沒間斷,即使是普通醫生,也應該知道這不是桂枝湯證。要探究原因,是因為月經剛結束,虛弱的陽氣趁虛而入,侵入血室,導致血液在子宮中凝結,趁著營氣晚上運行於陽分時,發作寒熱,白天就恢復正常,就像瘧疾一樣發作有時間。但熱邪剛侵入,子宮裡肯定沒有乾血,所以只要用小柴胡湯,把侵入的虛陽升發出來,病就會好,不需要用桃核承氣湯。這是虛實的辨別。

婦女傷寒,發燒,剛好月經來潮,白天神智清楚,晚上就開始說胡話,好像看到鬼一樣,這是熱邪進入血室。治療時,不要傷到腸胃的氣,也不要傷到上二焦,病自然會好。

傷寒初期,有發燒和不發燒的區別。婦女在傷寒發燒時,剛好月經來,說明子宮的血沒有虧虛。發燒時,全身血液中的熱度高,過高的血熱,加上剛來的月經,使熱邪一起進入血室。衛氣白天在陽分運行,身體水分沒有熱,所以神智清楚。營氣晚上在陰分運行,血液有熱,所以晚上就開始說胡話,像看到鬼一樣(俗稱熱昏)。這個病是血熱在下焦,只需要攻散瘀血,病就會好,所謂「血自己凝結,排出去就好了」。

絕對不能因為說胡話就亂用承氣湯傷害胃氣,也不可以發太陽經的汗,損傷上中二焦的水液,導致血熱更加無法控制。桃核承氣湯、抵當湯丸、下瘀血湯,都可以用來治療。陳修園認為這個病沒有固定的治療方法,這比有治療方法還深奧,其實是他不了解張仲景的意思。

婦女中風,發燒,怕冷,剛好月經來潮。病了七八天,熱退了,脈搏變慢,身體也涼和,胸脅脹滿像結胸一樣,開始說胡話,這是熱邪進入血室。應當針刺期門穴,根據實際情況來瀉熱。

中風時,通常會有發熱的症狀,同時也會有輕微的怕冷,這時病氣全在肌膚表面。對於婦女來說,即使剛好月經來,也絕對不會有裏證。如果病了七八天,脈搏變慢,身體也涼了,說明肌膚表面的邪熱已經解除,好像沒有其他病了,卻突然變成胸脅下脹滿,像結胸一樣。如果說是太陽經的表熱和水氣結在胸脅,應該是硬脹疼痛,不應該說胡話。說胡話是陽明實證常見的症狀,但這個說胡話,應該像前面說的一樣,發生在晚上,而不是在白天。根據病了七八天而且剛好月經來的情況推斷,可以知道是虛陽內陷血室。之所以這樣,是因為月經結束後,血室空虛,邪熱容易進入。

熱邪陷在經後,肯定沒有乾血的問題,所以只要針刺乳房旁邊一寸的期門穴,瀉肝膽的熱,各種症狀自然會平息。因為胸脅屬於上中二焦,腎下到膀胱屬於下焦,都是少陽的部分。熱鬱積在胸脅,說明還沒有到下焦,所以要先針刺期門穴,瀉少陽的熱,不讓它下陷到子宮中,久而久之形成乾血,這就是「曲突徙薪」的做法。

陽明病,拉血又說胡話,這是熱邪進入血室。如果只有頭部出汗,應該針刺期門穴,根據實際情況來瀉熱,如果出汗多就好了。

陽明病,常常血熱很盛,迫使水液外洩。血熱很盛導致腸道乾燥,所以說胡話。水分因為出汗而減少,所以會有頭痛。這兩種症狀,即使沒有拉血,也是必然會有的。如果婦女得這種病,只有頭部出汗,而全身不出汗,似乎不應該說胡話,那麼說胡話肯定不是因為腸道乾燥引起的(不是大承氣湯證)。太陽經的陽熱,隨著三焦進入子宮中,就會形成蓄血,蓄血是不會拉血的。現在反而熱血亂跑,說明這個病又不是血凝結引起的(不是抵當湯證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