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濙

《衛生易簡方》~ 卷之五 (1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 (14)

1. 蠱毒

治小兒中蠱,用甘草半兩,水一盞,煎五分,去渣,作二服,當吐蠱出。

又方,用青藍汁,頻頻服半合。

治蠱毒,用青木香即馬兜鈴根為末,每服三錢,水一盞,煎至五分,去渣,空心服。當吐出蠱,未快再服。

又方,用山豆根為末,酒調三錢下。

又方,用石菖蒲焙乾、為末,每服二三錢,甘草湯調下,病退為度。

又方,用白礬一塊,嚼之覺甜,便是蟲蠱,即用梳齒垢膩不拘多少服之,吐出惡物。

白話文:

治療小兒中了蠱毒,可以用半兩甘草加一杯水煎煮成五分之一杯的藥汁,去掉藥渣,分兩次服用,就能把蠱毒吐出來。

另一種方法,用青黛汁,頻頻服用半合。

治療蠱毒,可以用青木香(也就是馬兜鈴的根)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一杯水煎煮成五分之一杯的藥汁,去掉藥渣,空腹服用。應該會吐出蠱毒,如果還沒好,可以再次服用。

另一種方法,用山豆根研磨成粉末,用酒調服三錢。

另一種方法,用石菖蒲焙乾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到三錢,用甘草湯送服,症狀減輕即可停止服用。

另一種方法,用白礬一塊,咀嚼,如果感覺甜味,就是蟲蠱,那麼就服用梳子齒縫裡的污垢(多少不限),就能吐出毒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