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勉學堂針灸集成》~ 卷四 (33)
卷四 (33)
1. 經外奇穴
機關,在耳下八分近前。凡卒中風口噤不開,灸此二穴五壯即愈;一曰:隨年為壯,僻者逐左右灸之。(《千金翼》)
百勞,在大椎向髮際二寸點記,將其二寸中摺墨記,橫布於先點上左右兩端盡處是。主治瘰癧,灸七壯神效。又瘰癧聯珠瘡,灸百勞三七壯至百壯,肘尖百壯。又先問審知初出核,以針貫核正中,即以石雄黃末和熟艾作炷灸核上針穴三七壯,諸核從此亦消矣。
膺部
龍頷,在鳩尾上一寸半。主治心痛冷氣上,灸百壯,勿針。(《千金翼》)
乳上穴,治乳癰、妒乳,以繩橫度口,以度從乳上行,灸度頭二七壯。
通谷,在乳下二寸。主心痛,惡氣上脅痛,急灸五十壯。(《千金》)
腋下穴,治噦噫,膈中氣閉塞。腋下聚毛下附肋宛宛中,灸五十壯,神良。(《千金翼》)
旁廷,在腋下四肋間,高下正與乳相當,乳後二寸陷中,俗名注布,舉腋取之,主卒中惡,飛屍遁注,胸脅滿。針入五分,灸五十壯。
肋頭,治瘕癖,患左灸左,患右灸右。第一屈肋頭近第二肋下,即是灸處;第二肋頭近第三肋下向肉翅前,亦是灸處。初日三壯,次日五壯,後七壯,周而復始至十壯止。惟忌大蒜。
肋罅,治飛屍諸疰,以繩量病人兩乳間中屈之,乃從乳頭向外量,使當肋罅於繩頭盡處是穴,灸隨年壯。《千金》云:三壯或六壯,男左女右。凡中屍壯,飛屍、遁屍、風屍、沉屍、屍注,其狀皆腹脹痛急不得息,氣上衝心胸兩脅,或踝踴起,或攣引腰脊,灸乳後三寸,男左女右,可二七壯,如不止,多其壯數愈。
乳下,正居乳下一寸。主胃脘痛,肝俞、脾俞、下三里、膈俞、太衝、獨陰無乳下一寸,各灸二十壯。
腹部
長谷,在挾臍相去五寸。一名循脊。主治下痢不嗜食,食不消,灸五十壯,三報之。(《千金》)羸瘦,食不化,灸長谷、胃俞、挾臍旁各二寸,各七壯。
腸遺,挾中極旁相去二寸半。治大便難,灸隨年壯。(《千金》)
肓募,以乳頭斜度至臍中,乃屈去其半,從乳下量至盡處是穴。主治結氣囊裹針藥不及者,灸隨年壯。
脅堂,在腋下二骨間陷中,舉腋取之。主治胸腋氣滿、噦噫,喘逆,目黃,遠視䀮䀮,可灸五壯。
身交,在少腹下橫紋中。治白崩中,灸少腹橫紋,當臍孔直下一百壯,及治胞落㿗,須三報之。又治大小便不通。又治尿床者,可灸七壯。
胞門子戶,子臟閉塞不受精,妊娠不成。若墮胎胞漏見赤,灸胞門五十壯。關元左邊二寸是也,右邊名子戶。若胞衣不出及子死腹中,或腹中積聚,皆針入胞門一寸。
氣門,胎孕不成。灸氣門穴在關元旁三寸。各五十壯。又漏胎下血不禁,灸百壯。
白話文:
經外奇穴
機關:位於耳下八分靠近前方。凡是中風口不能張開的,灸此穴五壯即可痊癒;一說:灸的壯數要根據年齡而定,偏一邊的就要左右兩邊都灸。(《千金翼》)
百勞:在大椎穴向上往髮際量取二寸,做個記號,再將這二寸的距離摺疊起來,在摺疊點的左右兩端盡頭處就是穴位。主治瘰癧,灸七壯效果神奇。又治療瘰癧連成串的瘡瘍,灸百勞穴三七壯到一百壯,肘尖穴一百壯。如果剛發現腫塊,可用針刺穿腫塊正中央,然後用雄黃粉末和熟艾絨作成艾炷,灸刺針的穴位三七壯,其他腫塊也會因此消失。
膺部(胸部)
龍頷:位於鳩尾穴上一寸半。主治心痛、寒氣上逆,灸一百壯,勿用針。(《千金翼》)
乳上穴:治療乳癰、乳房脹痛,用繩子橫量乳房,從乳頭向上量取的距離,灸量到的終點二七壯。
通谷:位於乳房下方二寸。主治心痛、惡氣上衝脅肋疼痛,急灸五十壯。(《千金》)
腋下穴:治療呃逆、膈肌氣機閉塞。位於腋下毛髮聚集處靠近肋骨的地方,灸五十壯,效果很好。(《千金翼》)
旁廷:位於腋下第四肋間,高低位置與乳房相當,乳房後方二寸的凹陷處,俗稱注布穴,舉起腋下可以找到,主治中風昏迷、猝死、胸脅脹滿。針刺入五分,灸五十壯。
肋頭:治療瘕瘕(腹部腫塊)、癖證,左側病灶灸左側,右側病灶灸右側。第一根肋骨的骨頭靠近第二根肋骨下方的地方就是灸的部位;第二根肋骨的骨頭靠近第三根肋骨下方靠近肉翅前方,也是灸的部位。第一天灸三壯,第二天灸五壯,然後灸七壯,依此類推直到灸十壯為止。忌食大蒜。
肋罅:治療各種屍邪(古代醫學名詞,指因外邪入侵而引起的疾病),用繩子量取病人兩乳頭之間的距離,然後從乳頭向外量取,在肋間隙與繩子的終點處就是穴位,灸的壯數根據年齡而定。《千金》中記載:灸三壯或六壯,男性灸左側,女性灸右側。凡是中屍邪,飛屍、遁屍、風屍、沉屍、屍注,症狀都是腹部脹痛難以呼吸,氣體上衝心胸兩脅,或者足踝跳動,或者腰脊攣縮,灸乳房後方三寸,男性灸左側,女性灸右側,灸二七壯,如果症狀未止,可以增加灸的壯數。
乳下:位於乳房下方一寸。主治胃脘痛,配合肝俞、脾俞、下三里、膈俞、太衝、獨陰等穴,各灸二十壯。
腹部
長谷:位於臍旁五寸處。又名循脊。主治下痢、不思飲食、消化不良,灸五十壯,分三次灸。(《千金》)消瘦,飲食不消化,灸長谷、胃俞、臍旁各二寸處,各七壯。
腸遺:位於中極穴旁二寸半處。治療大便困難,灸的壯數根據年齡而定。(《千金》)
肓募:從乳頭斜量到肚臍,再將此距離減半,從乳房下方量取此距離的終點處就是穴位。主治氣滯結塊,針藥難以奏效的,灸的壯數根據年齡而定。
脅堂:位於腋下兩根肋骨之間的凹陷處,舉起腋下可以找到。主治胸腋部氣滿、呃逆、喘逆、目黃、視物模糊,灸五壯即可。
身交:位於少腹下橫紋中點。治療白帶過多,灸少腹橫紋,在肚臍下方直線灸一百壯,也可以治療胎盤不下、惡露不止,需分三次灸。又治療大小便不通。又治療尿床,灸七壯即可。
胞門、子戶:子宮閉塞,不能受孕,妊娠不成。如果發生流產、胎盤殘留、出血不止,灸胞門五十壯。胞門位於關元穴左側二寸處,右側為子戶穴。如果胎盤不下或胎兒死在腹中,或者腹部腫塊,都需要針刺胞門一寸深。
氣門:治療胎孕不成。灸氣門穴,位於關元穴旁三寸,各灸五十壯。又治療漏胎下血不止,灸一百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