譚志光

《針灸問答》~ 卷下 (2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下 (24)

1. 第六十五章 穴名同異

神門:一名銳中,一名中都。然谷:一名然骨,一名龍淵。

天泉:一名少濕,一名天濕。

問:一穴四名呢?

答:瘂門:一名喑門,一名舌厭,一名舌橫。

攢竹:一名始光,一名光明,一名員柱。

關元:一名丹田,一名大中極,一名小腸募。

中極:一名玉泉,一名氣原,一名膀胱募。

天樞:一名長溪,一名谷門,一名大腸募。

京門:一名氣腹,一名氣府,一名腎募。

承山:一名魚腹,一名肉柱,一名腸山。

承扶:一名肉郄,一名陰關,一名皮部。

問:一穴五名呢?

答:百會:一名三陽,一名五會,一名巔上,一名天滿。

章門:一名長平,一名季脅,一名脅髎,一名脾募。

問:一穴六名呢?

答:腰俞:一名背解,一名髓府,一名腰戶,一名髓孔,一名腰柱。

石門:一名利機,一名三焦募,一名丹田,一名精露,一名俞門。

問:名同穴異呢?

答:頭臨泣,足臨泣。

頭竅陰,足竅陰。

腹通谷,足通谷。

背陽關,足陽關。

手三里,足三里。

手五里,足五里。

白話文:

第六十五章 穴名同異

神門穴又稱銳中、中都。然谷穴又稱然骨、龍淵。天泉穴又稱少濕、天濕。

有一個穴位有四個名稱:瘂門穴,又稱喑門、舌厭、舌橫。攢竹穴,又稱始光、光明、員柱。關元穴,又稱丹田、大中極、小腸募。中極穴,又稱玉泉、氣原、膀胱募。天樞穴,又稱長溪、谷門、大腸募。京門穴,又稱氣腹、氣府、腎募。承山穴,又稱魚腹、肉柱、腸山。承扶穴,又稱肉郄、陰關、皮部。

有一個穴位有五個名稱:百會穴,又稱三陽、五會、巔上、天滿。章門穴,又稱長平、季脅、脅髎、脾募。

有一個穴位有六個名稱:腰俞穴,又稱背解、髓府、腰戶、髓孔、腰柱。石門穴,又稱利機、三焦募、丹田、精露、俞門。

名稱相同但穴位不同的有:頭臨泣穴和足臨泣穴;頭竅陰穴和足竅陰穴;腹通谷穴和足通谷穴;背陽關穴和足陽關穴;手三里穴和足三里穴;手五里穴和足五里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