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詳

《資生集》~ 卷六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六 (3)

1. 產後口噤屬血氣虛風乘三陽經

《大全》曰:產後中風口噤,是血氣虛而風入頷頰口之筋也。手三陽之筋結於頷。產則勞損臟腑,傷於筋脈,風乘之,則三陽之筋脈偏虛,得風冷則急,故令口噤。

白話文:

根據《大全》所述,產後若出現口部緊閉、疑似中風的症狀,這是由於生產後身體的血氣虛弱,導致風邪侵入到頷頰及口周圍的肌肉。人體的手部三陽經絡的肌肉在頷部交織結聚。生產過程中,易造成內臟疲勞損傷,影響到肌肉脈絡,此時風邪便有機可乘。風邪進入後,會使手部三陽經絡的肌肉脈絡產生局部虛弱,一旦遇到風寒刺激,肌肉就會收縮緊張,因而導致口部無法開合的現象。

2. 產後角弓反張屬體虛受風

《大全》曰:產後角弓反張,是體虛受風,風入諸陽之經也。人之陰陽經絡,周環於身。風邪乘虛入諸陽之經,則腰背反折,攣急似角弓狀。

白話文:

根據《大全》所述,產後出現角弓反張的情況,是因為身體虛弱時遭受風邪侵襲,風邪進入了身體的陽性經絡。人體內的陰陽經絡遍佈全身,當風邪利用身體虛弱的機會進入到陽性經絡中,就會導致腰部和背部反彎,肌肉緊繃,呈現出像角弓一般的狀態。

這段文字的大意是,產後若出現角弓反張的症狀,通常是因為產後身體虛弱,風邪趁虛而入,影響到身體的陽性經絡,進而導致腰背部位強烈收縮,形如角弓。

3. 產後角弓反張屬虛象宜固氣血

薛立齋曰:前證因氣血耗損,腠理不密,汗出過多,患此乃虛象也,宜固氣血為主。此證乃氣血虛極,宜大劑參、耆、歸、朮、肉桂培養之;不應,加附子,倍人參,名參附湯;猶未應,乃藥力未能及,宜多用之。

白話文:

薛立齋說:這種產後角弓反張的情況,是因為氣血大量消耗,導致肌膚毛孔防禦功能減弱,進而汗出過多,這其實是身體虛弱的現象,因此應該以鞏固氣血為主要治療方向。

這種症狀表明氣血已經虛弱到極點,應該使用大劑量的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白朮、肉桂等藥物來培養氣血;如果病情沒有改善,可以加入附子,並且加倍使用人參,這就叫做參附湯;如果還是沒有反應,那可能是藥效還未達到,應該增加藥量來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