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資生集》~ 卷六 (1)
卷六 (1)
1. 產後中風屬於虛
《金匱要略》曰:產後中風發熱,面正赤,喘而頭痛,竹葉湯主之。
徐忠可曰:中風發熱頭痛,表邪也。然面正赤,所謂面若朱妝,乃真陽上浮。加之以喘,氣高不下也。明是產後大虛,元陽不能自固,又雜於表邪,自宜攻補兼施。故以桂、甘、防、葛、桔、梗、薑、棗,清在上之邪,竹葉清膽腑之熱,而以參、附培元氣,反其欲脫之陽也。
白話文:
【產後中風屬於虛】
根據《金匱要略》所述:產婦在生產後如果出現類似中風的症狀,如發燒、臉色通紅、喘息及頭痛,這時應使用竹葉湯來治療。
徐忠可解釋:中風導致的發燒和頭痛,通常是外感風邪的表現。然而,當臉色特別紅潤,呈現出像化了濃妝般的紅潤,這顯示體內的真陽之氣向上浮動。加上呼吸急促,表示氣機上逆,無法順利下降。由此可見,這是產後極度虛弱的狀態,體內的元陽之氣無法自我固守,又被外來風邪所擾亂,因此治療時應該同時進行攻邪和補虛。所以使用桂枝、甘草、防風、葛根、桔梗、生薑、大棗等藥材,用以清除體內上部的風邪,再配合竹葉來清熱解毒,尤其針對膽腑的熱氣。而人參和附子則用來滋養元氣,穩固即將脫離的陽氣。
2. 產後中風屬勞損臟腑氣虛邪入
《大全》曰:產後中風,由產時傷動血氣,勞損臟腑,未曾平復,起早勞動,致氣虛而風邪乘之。冷氣客於皮膚及經絡,但疼痹羸乏,不任少氣。大凡筋脈挾寒,則攣急喎僻,挾濕則縱緩虛弱。若入諸臟,恍惚驚悸,隨其所傷臟腑經絡而生病焉。
白話文:
《大全》一書中提到,產後中風的情況,通常是因為生產時損傷了身體的血氣,勞累了臟腑機能,而這些在產後都還未能完全恢復。如果產婦過早地開始勞動,就會導致身體氣力不足,讓風邪有機可乘。
當寒氣侵襲皮膚和經絡時,產婦會感到疼痛、麻木,且容易疲倦乏力,連呼吸都會變得困難。通常來說,當筋脈受寒,肌肉就會收縮緊繃,甚至扭曲;若是受到濕氣影響,則可能導致肌肉鬆弛無力。如果風邪進一步進入臟腑,可能會出現精神恍惚、心悸驚嚇等症狀,具體病情會根據風邪所傷害的臟腑或經絡而有所不同。
3. 產後中風屬勞傷所致
郭稽中曰:產後中風者何?答曰:產後五七日內,強力下床;或一月之內,傷於房室;或懷憂怒擾蕩沖和;或因食生硬,傷動臟腑。得病之初,眼澀口噤,肌肉瞤搐,漸至腰脊筋急強直者,不可治。此乃勞傷,非偶爾中風所得也。
白話文:
郭稽中說:產後為何會中風呢?回答是:產婦在生產後的五到七天內,若過早下牀活動,身體勞累;或者在產後一個月內,進行了性生活;或者因為情緒波動,如憂鬱、憤怒等影響了身體的平衡;或者吃了難消化的食物,對內臟造成傷害。這些情況初期可能只會感到眼睛乾澀,嘴巴緊閉,肌肉不自覺地抽動,但病情會逐漸惡化,甚至到腰背的肌肉緊繃、僵硬的地步,這時候病情就無法治癒了。這種情況是由過度勞累所導致的,並不是偶然吹風受涼所引發的中風。
這段文字的意思是在講述產後中風的原因及嚴重性,強調這種情況是由產後的勞累、情緒波動、不良飲食習慣等因素引起的,而非普通的風邪侵襲,且病情一旦加重,將難以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