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棣
《普濟方·針灸》~ 卷四百二十五 (3)
卷四百二十五 (3)
1. 腸澼下利
赤石脂(大溫),龍骨(平。微寒),牡蠣(平。微寒),乾薑(溫。大熱),黃連(寒。微寒),黃芩(平。微寒),當歸(溫。大溫),附子(溫。大溫),禹餘糧(平。寒),藜蘆(寒。微寒),黃柏(寒),雲實(溫),礬石(寒),阿膠(平。微溫),艾葉(微溫),陟釐(大溫),硫黃(大熱),烏梅(平),石榴皮(平),枳實(寒。微寒),牛角腮(溫),地榆(微寒),厚朴(溫。
大溫),白頭翁(溫),柏葉(平),白蘘荷(微溫),赤地利(平),桃花石(溫),蠟(溫)
白話文:
- 赤石脂:性質極為溫熱。
- 龍骨、牡蠣:性質平和,微帶寒涼。
- 乾薑:性質溫暖,但有大熱之效。
- 黃連、黃芩、藜蘆、黃柏、礬石:性質寒涼,其中黃柏、礬石較為寒涼,藜蘆、黃芩則是微寒。
- 當歸、附子、厚朴、白頭翁、柏葉、白蘘荷、赤地利、桃花石、蠟:性質溫暖,其中附子、當歸、厚朴、陟釐是大溫,白蘘荷是微溫,其他則是溫暖。
- 陟釐、硫黃:性質極為溫熱。
- 烏梅、石榴皮、牛角腮:性質平和。
- 枳實:性質寒涼,微帶寒意。
- 地榆:性質微寒。
- 阿膠、艾葉:性質平和,微帶溫暖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