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棣

《普濟方·針灸》~ 卷四百二十三 (11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百二十三 (11)

1. 便血

治便血(資生經)。穴復溜,太衝,會陽

治泄利膿血。穴下廉,幽門,太白

治吐泄膿血。穴太白

治大便膿血出。穴小腸俞

治大便下血。穴下髎

治大便膿血。寒中食不化。腹痛。穴腹哀

治大小便血不止。穴勞宮

治下血不止。量臍心與脊骨平。於脊骨上灸七壯即止。如再發。即再灸七壯。永除根本。目睹數人有效。王氏云。嘗用灸人腸風。皆除根本。神效無比。然亦須按其骨突處痠痛。方灸之。不疼。則不灸也。但便血本因於腸風。腸風本腸痔。不可分而為三。分而為三。治之非也。

治大便下血(出危氏方)。灸第三十椎。隨年壯。

治大便下血(出危氏方)。平立。以繩子比臍平。卻向後脊骨當中。灸七壯。或年深於脊骨兩傍各一寸。灸七壯。余謂寸半則是腎腧。自佳。

白話文:

[便血]

治療便血(出自資生經)。取穴:復溜,太衝,會陽。

治療瀉痢伴有膿血。取穴:下廉,幽門,太白。

治療嘔吐及瀉痢伴有膿血。取穴:太白。

治療大便伴有膿血。取穴:小腸俞。

治療大便出血。取穴:下髎。

治療大便伴有膿血,以及食物不能消化和腹部疼痛。取穴:腹哀。

治療大小便出血不止。取穴:勞宮。

治療下血不止。在脊骨上,找到與肚臍水平的位置,於此處灸七次即可止血,若再度出血,可再次灸七次,可以根治。親眼見證過數例有效案例。王氏說,曾用此法灸療人的腸風,都能根治,效果神奇無比。然而,必須在脊骨突出處感到痠痛時才灸,若不疼則不灸。但是便血的原因通常是腸風,而腸風其實就是腸痔,這三者不能分割,如果分割成三個病來治療,那就錯了。

治療大便出血(出自危氏方)。灸療第三十椎,灸的次數依患者年齡而定。

治療大便出血(出自危氏方)。站立,用繩子量度肚臍的水平位置,然後向後對著脊骨中心灸七次。或者,如果病情持續很久,在脊骨兩側各一寸的位置,灸七次。我認為在一寸半的位置則是腎腧,灸這個位置效果更佳。

2. 淋癃

治石淋。臍下三十六疾。不得小便。灸足太陽。又灸湧泉三十壯。

治五淋(資生經)。穴懸鐘

治五淋不得尿。穴大敦,期門

治腹中滿。熱淋。閉不得尿。穴氣衝

治氣淋。穴交信

治血淋。及主療五淋。小便如散灰色。穴復溜

治胞轉氣淋。穴關元,湧泉

治淋癃。穴長強,小腸俞

治腎病不可俯仰。氣瘟。穴關元,陰陵泉

治癃閉陰痿。穴曲泉

治癃閉莖空痛。穴行間

治癃疝。穴然谷

治小腹脹。血癃。小便難。穴曲谷

治癃閉下重。不得小便。穴胞肓,秩邊

治氣淋小便黃。穴石門

治五淋。穴長強

治五淋小便黃。穴曲骨

治小便淋失精。穴至陰

治五淋。小便赤澀。及治尿道痛。失精。臍下結如覆杯。陽氣虛憊。穴中極

治五淋。小便如散火。穴復溜

治淋瀝不得尿。及陰上痛。穴太衝。灸五十壯。

治氣淋。寒熱不節。穴陰陵泉

治氣淋。㿉疝。陰急。股引腨內廉骨痛。及卒疝。大小便難。穴交信

治淋瀝。穴然谷,曲骨

治赤淋。穴次髎

治實則便淋閉。洒洒腰脊強痛。大便秘澀。嗜臥。口中熱。虛則嘔逆多寒。欲開戶而處。氣不足。胸脹。喘息。舌甘。咽中食噎不得下。善驚恐不樂。喉鳴咳唾血。氣淋。穴大鐘。灸關元五十壯。或鹽著臍中灸三壯。

治石淋。灸關元。氣門。大敦各三十壯。

治勞淋。灸足太陰百壯。三報之。

治血淋。穴丹田。復溜。各灸隨年壯。

治五淋不小便。穴中封二七壯。大敦七壯。

治小便淋瀝。穴委陽,志室,中髎

治不覺遺瀝。穴關元

治淋瀝。穴小腸俞

王氏云。予壯年寓學。忽有遺瀝之疾。閱方書。見有五倍子末。酒調服者。服之而愈。藥若相投。豈在多品。而亦無事於灸也。故附著於此。欲治淋疾者。有王不留行子。神效。彭侍郎以治張道士。服三粒愈(見既效方)。有婦人患淋。臥病久之。服諸藥甚。其夫入夜來告急。

予令取此花葉十餘葉。令研細煎服。翌日再來云。病已減八分。再與數葉。煎服即愈(一名剪金臺。一名金盞銀臺)。

治血淋。灸足大指前節上十壯。

治五淋不得小便。穴懸鐘。灸十四壯。

治卒淋。灸外踝尖七壯。

治淋病九部諸疾。灸足太陽五十壯。

治諸淋。穴關元灸三壯。

治胞閉塞。小便不通。勞熱石淋。穴關元

治小便餘瀝。灸復溜二穴。各一七壯。次灸臍下中極下屈骨穴。七壯。

白話文:

[淋癃]

治療石淋。對於肚臍下方的三十六種疾病,如果無法小便,應灸足太陽穴,另也可灸湧泉穴三十次。

治療五淋(資生經)。選穴為懸鐘。

治療五淋無法排尿。選擇大敦和期門穴。

治療腹部飽脹,熱淋,無法排尿。選穴為氣衝。

治療氣淋。選穴為交信。

治療血淋。以及主療五淋,小便如散灰色。選穴為復溜。

治療胞轉氣淋。選穴為關元和湧泉。

治療淋癃。選穴為長強和小腸俞。

治療腎病無法前後彎腰,氣溫。選穴為關元和陰陵泉。

治療癃閉陰痿。選穴為曲泉。

治療癃閉莖空痛。選穴為行間。

治療癃疝。選穴為然谷。

治療小腹脹,血癃,小便困難。選穴為曲谷。

治療癃閉下重,無法小便。選穴為胞肓和秩邊。

治療氣淋,小便黃。選穴為石門。

治療五淋。選穴為長強。

治療五淋,小便黃。選穴為曲骨。

治療小便淋失精。選穴為至陰。

治療五淋,小便紅且燒灼,以及治療尿道痛,失精,肚臍下方結如覆杯,陽氣虛弱。選穴為中極。

治療五淋,小便如散火。選穴為復溜。

治療淋瀝無法排尿,以及生殖器上方疼痛。選穴為太衝。灸五十次。

治療氣淋,寒熱不調。選穴為陰陵泉。

治療氣淋,㿉疝,陰部緊縮,大腿牽引小腿內側骨痛,以及突然疝氣,大小便困難。選穴為交信。

治療淋瀝。選穴為然谷和曲骨。

治療赤淋。選穴為次髎。

治療實症便淋閉,腰背冷痛,大便乾硬,嗜睡,口熱,虛症則會嘔吐,畏寒,想要開窗戶待著,氣不足,胸脹,喘息,舌頭發甜,吞嚥食物卡住,易受驚嚇,不快樂,喉嚨嘶啞咳嗽帶血,氣淋。選穴為大鐘。灸關元五十次。或在肚臍中塗鹽,灸三次。

治療石淋。灸關元,氣門,大敦各三十次。

治療勞淋。灸足太陰一百次。三次為一個療程。

治療血淋。選穴為丹田和復溜。各灸根據年齡的次數。

治療五淋,無法小便。選穴為中封,灸十四次。大敦灸七次。

治療小便淋瀝。選穴為委陽,志室,中髎。

治療不自覺遺尿。選穴為關元。

治療淋瀝。選穴為小腸俞。

王氏說,他在壯年時求學,忽然有了遺尿的疾病。他看過許多藥方,看到有用五倍子粉,用酒調和服用的。他服用了這個方法,病情得到了改善。藥物如果適合自己,並不在於品種多寡,也就不需要進行灸療了。所以他在這裡附上了這個方法,想要治療淋疾的人,可以使用王不留行子,效果神奇。彭侍郎曾以此治療張道士,服三粒就痊癒了。有一個婦女患有淋病,長期臥牀不起,服用了各種藥物都無效。他丈夫在夜晚來尋求幫助。

他讓她丈夫取這種花葉十多片,研磨細碎後煎煮服用。第二天他丈夫再次來到,說病情已經減輕了八成。再給她幾片花葉,煎煮服用後就完全痊癒了(這種花又名剪金臺,金盞銀臺)。

治療血淋。灸足大拇指前節十次。

治療五淋無法小便。選穴為懸鐘。灸十四次。

治療突然的淋病。灸外踝尖端七次。

治療淋病的九種疾病。灸足太陽五十次。

治療各種淋病。選穴為關元灸三次。

治療胞閉塞,小便不通,勞熱石淋。選穴為關元。

治療小便餘瀝。灸復溜兩穴,各灸七次。接著灸臍下中極下的屈骨穴,灸七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