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普濟方·針灸》~ 卷四百二十二 (4)
卷四百二十二 (4)
1. 唾
治咳唾濁涕(資生經)。穴中府
治多唾濁沫膿血。穴庫房
治咳唾稠膿。穴周榮
治腹滿唾沫。穴少商
治唾沫。穴百會
治多唾嘔沫。穴石關
治肺寒咳嗽唾膿。穴庫房
治嘔沫吐涎喜唾,穴幽門
治脊強不開多唾。穴石關
治多唾。穴日月
治心胸痛。咳嗽上氣。唾膿。不嗜食。穴天井
治吐血及唾如白膠。穴紫宮
資生經云。積主臟病。聚主腑病。積者。是飲食包結不散。聚者。是伏痰結而不化。痰伏在上膈。主頭目眩痛。多自涎唾。或致潮熱。用平胃散。烏金丸治之。其論有理。故並載之(出名醫賈祐錄云)。
白話文:
[唾液問題]
治理咳嗽時伴隨著濃厚的鼻涕(資生經)。治療穴位為中府。
治理大量產生混有膿血的唾液。治療穴位為庫房。
治理咳嗽伴有粘稠膿狀物的唾液。治療穴位為周榮。
治理腹部脹滿且產生大量唾液。治療穴位為少商。
治理過多的唾液。治療穴位為百會。
治理過量唾液和嘔吐泡沫。治療穴位為石關。
治理因肺部寒冷而咳嗽並產生膿狀唾液。治療穴位為庫房。
治理嘔吐泡沫、口吐涎水以及過量唾液,治療穴位為幽門。
治理背部僵硬不能舒展且產生過量唾液。治療穴位為石關。
治理過量唾液。治療穴位為日月。
治理心胸疼痛,咳嗽喘息,口吐膿狀物,食慾不振。治療穴位為天井。
治理吐血以及唾液像白色膠狀物。治療穴位為紫宮。
資生經指出,積聚主要反映臟器疾病,聚積則主要反映腑器官的疾病。積聚指的是飲食在體內凝聚未散,聚積是指潛藏的痰液凝結未能化解。痰液若在上膈聚集,會導致頭暈眼花,過度分泌唾液,甚至引發潮熱現象。對於這些情況,可以使用平胃散和烏金丸來治療。此理論有其道理,因此一併記錄在此(出自名醫賈祐的記錄)。]
2. 痰涎
治熱病。胸中痰飲。腹脹暴痛。恍惚不知人(資生經)。穴巨闕
治結積留飲。胸滿。食不化。穴通谷
治痰癖。穴不容
治痰冷。穴少衝
治痰沫胸中痛。不得喘息。穴浮白
治鬲胃寒痰。傷酒。酒風發腦。兩角強痛。不能飲食。煩滿吐不止。穴率谷
治癲疾吐涎沫。穴本神
治涎沫。穴絲竹空
治涎出。穴然谷,復溜
治涎不止。穴陰谷
治痰飲吐逆。汗出。寒熱骨痛。虛脹支滿。痰瘧。穴膈俞
治痰悶。穴膽俞
治痰多吐涎。穴上脘
治結積留飲。穴通谷。灸。治涎出不覺。穴下廉
治吐沫。穴少海,兌端,本神
治嘔沫。穴絲竹空,通谷,商丘
治嘔沫。穴兌端
治吐涎。穴溫溜
治沫出。穴上關
治涎出多唾。穴彧中,雲門
治多唾濁沫。穴庫房
治嘔沫喘息。穴廉泉
王氏云。痰涎等證。不一而足。惟勞瘵有痰。為最難治。宜灸膏肓穴。壯數既多。當有所下。嚨嚨然如流水之狀。蓋痰下也。余當隨證治之。凡人患水疰。口中湧水。經謂之肺來。乘腎食後吐水。可灸肺俞。又灸三陰交。期門。瀉肺補腎也。各隨年壯。然則痰涎有類此者。又當以此法灸之。
治胸中痰飲。蠱毒。霍亂。驚悸。腹脹暴痛。恍惚不止。吐逆不食。刺巨闕。用毫針針入六分即止。此穴化氣除涎大妙。次針足陽明經三里二穴。應時立愈。
治唾沫。穴天容
治痰涎壅塞。聲如牽鋸。服藥不效。灸關元。丹田。
白話文:
處理熱性疾病,以及胸腔內的痰飲問題,或是腹部突然劇烈疼痛,甚至精神恍惚,失去意識的情況(根據資生經記載),應對的穴位是巨闕穴。
對於固結堆積的痰飲,胸部飽脹,食物不易消化的情況,可以考慮通谷穴。
治療痰癖的問題,可以試試不容穴。
對於痰冷的問題,少衝穴是個選擇。
處理胸中有痰沫,胸口疼痛,呼吸困難的狀況,可以針刺浮白穴。
針對膈胃寒痰,酒精中毒,頭痛發作,頭部兩側劇痛,無法進食,心煩,不停嘔吐的情況,可以使用率谷穴。
處理癲癇疾病,口吐泡沫,本神穴是個選項。
處理口吐泡沫的問題,可以考慮絲竹空穴。
處理口水分泌的問題,可以針刺然谷穴和復溜穴。
處理口水分泌不止的問題,可以使用陰谷穴。
對於痰飲引起的嘔吐,出汗,寒熱交替,骨頭疼痛,虛弱脹滿,以及痰瘧的情況,膈俞穴是個選項。
處理痰悶的問題,膽俞穴是個選擇。
對於大量口吐痰涎的問題,上脘穴是個選項。
對於固結堆積的痰飲,可以考慮通谷穴。進行灸療。
處理無意識的口水分泌問題,可以使用下廉穴。
處理口吐泡沫的問題,可以考慮少海穴,兌端穴,本神穴。
處理口吐泡沫的問題,可以考慮絲竹空穴,通谷穴,商丘穴。
處理口吐泡沫的問題,兌端穴是個選項。
處理口吐涎水的問題,溫溜穴是個選擇。
處理口吐泡沫的問題,可以考慮上關穴。
處理大量口水分泌和吐唾的問題,彧中穴和雲門穴是選項。
處理大量吐出混濁泡沫的問題,庫房穴是個選擇。
處理口吐泡沫,呼吸困難的問題,廉泉穴是個選項。
王氏指出,痰涎等症狀種類繁多。特別是勞力性肺結核伴有痰的病症是最難治療的。應該灸療膏肓穴,如果灸療的次數足夠多,將會有物質排出,聽起來像是流水的聲音,這就是痰液在排出。其他症狀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治療。如果有人患有水腫,口中湧出大量的水,中醫認為這是肺部功能失調影響到腎臟。飯後嘔吐水,可以灸療肺俞穴,同時灸療三陰交穴,期門穴,這樣可以疏泄肺氣,補腎。灸療的次數應該根據年齡調整。那麼,如果痰涎類似的症狀,也可以用這種方法進行灸療。
處理胸腔內的痰飲,蟲毒,霍亂,驚悸,腹部突然劇烈疼痛,精神恍惚,不停嘔吐,無法進食的情況,可以針刺巨闕穴。使用毫針針刺入六分深處即可。這個穴位對於化解痰液非常有效。接著針刺足陽明胃經的三里穴,通常可以立即痊癒。
處理口吐泡沫的問題,天容穴是個選項。
處理痰涎堵塞,呼吸聲像拉鋸一樣,服用藥物無效的情況,可以灸療關元穴和丹田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