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棣
《普濟方·針灸》~ 卷四百十七 (13)
卷四百十七 (13)
1. 風癲狂
治狂走癲癇。穴季肋端。灸三十壯。
治狂走喜怒悲泣。穴巨闕。灸隨年壯。
治狂走驚恍惚。穴足陽明。灸三十壯。
治狂走易罵。穴百會。灸隨年壯。
治狂走。穴筋縮
治邪病大喚罵走遠。穴三里
治狂走癲厥如死人。穴足大指聚毛中。灸九壯。
治狂走易氣。穴灸絕骨
凡鬼語狂走。當依法灸之。若傷寒鬼語癲狂。惟宜用四物湯加黃耆等。分七八錢重作一服。水一碗。煎七分。服滓即用水一碗。煎半碗。連服嘗屢用之。神效。故附著於此。
治卒發癲狂病。陰莖上宛宛中。灸三壯。得小便通則愈。陰囊下縫。灸二七壯。
治風狂罵打人。名熱陽風。灸口兩吻邊燕口處。赤白際各一壯。又陰囊縫二十壯。仍勿近前中卵核。恐害陽氣也。
白話文:
風癲狂
治療狂躁奔走、癲癇發作:在季肋穴(肋骨末端)灸三十壯。
治療狂躁奔走,伴隨喜怒哀樂異常:在巨闕穴灸壯數與年齡相同。
治療狂躁奔走,伴隨驚慌失措、神志恍惚:在足陽明經穴灸三十壯。
治療狂躁奔走,容易罵人:在百會穴灸壯數與年齡相同。
治療狂躁奔走:在筋縮穴(穴位位置需參考其他資料)施灸。
治療邪氣入侵導致大喊大叫、奔走遠離:在三里穴施灸。
治療狂躁奔走,癲癇發作如死人一般:在足大趾聚毛處灸九壯。
治療狂躁奔走,容易動怒:在絕骨穴施灸。
凡是因鬼邪作祟引起的狂躁奔走,都應依據上述方法施灸治療。如果是因傷寒導致的鬼語癲狂,則宜服用四物湯加黃耆(各約7-8錢),水煎服,藥渣再用一碗水煎服,如此反覆服用,效果神奇,故此附錄於此。
治療突然發作的癲狂病症:在陰莖背側正中處灸三壯,小便通暢則痊癒;在陰囊下縫處灸十四壯,但需注意避開靠近睾丸的部位,以免損傷陽氣。
治療因風邪引起的狂躁,伴隨罵人打人,稱為熱陽風:在嘴唇兩側的口角處,赤白交界處各灸一壯;陰囊下縫灸二十壯,但需注意避開靠近睾丸的部位,以免損傷陽氣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