繆希雍

《本草單方》~ 卷十一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一 (6)

1.

好大黃瓶內燒存性,為末,早晚揩牙漱去。都下一家專貨此藥,兩宮常以數千贖之,其門如市也。《千金家藏方》

又,青鹽(一斤),槐枝(半斤)

水四碗,煎汁二碗,煮鹽至干,炒,研,日用揩牙洗目。《經驗方》

又,用油松節如棗大一塊碎切、胡椒七顆,入燒酒燉二三盞,乘熱入飛過白礬少許,噙漱三五口,立瘥。《聖惠方》

風氣牙痛,百藥不效者。

用經霜絲瓜一個擦鹽,火燒存性,研末,頻擦涎盡,即愈。腮腫以水調,貼之。一試,即便可睡也。《直指方》

風牙腫痛。

高良薑(二寸),全蠍(焙一枚)

為末,摻之吐涎,以鹽湯漱口。此乃樂清丐者所傳,鮑季明病此,用之果效。王璆《百一選方》

又,五倍子(一錢),黃丹,花椒(各五分)

為末。摻之即止也。

又,五倍末冷水調,塗頰外。甚效。

又,用荔枝連殼燒存性,研末,擦牙即止。《普濟方》

又,濕生蟲巴豆仁,胡椒(各一枚)

研勻,飯丸綠豆大。綿裹一丸,咬之良久,涎出吐去。效不可言。《濟世方》

又,松葉(一握),鹽(一合)

酒二升煎,漱。《聖惠方》

風蟲牙痛。

百年陳石灰(為末四兩),蜂蜜(三兩)

和勻,鹽泥固濟,火煅一日,研末,擦牙。神效。名神仙失笑散。張三丰方

又,剪草,細辛,藁本(等分)

煎,水熱漱,少頃自止。《中藏經》

又,用胡椒、蓽茇等分為末,蠟丸麻子大。每用一丸,塞蛀孔中。《易簡方》

又方,花鹼填孔內,立止。

又方,刮松脂,滾水泡化,一漱止,試驗。《集簡方》

又,楊柳白皮卷如指大,含咀,以汁浸齒根,數過即愈。

又方,柳枝一握,銼,入少鹽,花漿水煎,含,甚驗。

又方,柳枝(銼一升),大豆(一升)

合炒,豆熟瓷器盛之,清酒三升,浸三日,頻含漱涎,三日愈。《古今錄鑑》

又,骨碎補,乳香(等分)

為末糊丸,塞孔中。名金針丸。《聖濟總錄》

又,杏仁針刺於燈上燒煙,乘熱搭病牙上,又復燒搭七次,絕不疼痛,病牙逐時斷落也。《普濟方》

又方,針刺桃仁燈上燒煙出,吹滅,安痛齒上,咬之,不過五六次,愈。《衛生家寶方》

又,露蜂房煎醋,熱漱之。

一,用草蜂房一枚,鹽實孔內,燒末,研過,擦之,鹽湯漱去;或取一塊咬之。秘方也。《袖珍》

一,用露蜂房一個、乳香三塊煎水,漱之。《普濟》

又,同細辛煎水,漱之。

又,同蜂房蒂綿包咬之,效。《聖惠》

又,用天仙子一合,入小口瓶內燒煙,竹筒引入蟲孔內,熏之即死,永不發。《瑞竹堂方》

一,用莨菪子入瓶內,以熱湯淋下,口含瓶口,令氣熏之,冷更作,盡三合乃止,有涎津吐去。甚效。《普濟方》

又,橡斗(五個入鹽在內),皂莢(一條入鹽在內)

白話文:

[齒]

許多古方記載治療牙痛的方法。有些方法是用藥物擦拭牙齒或漱口,例如用大黃燒成灰末,早晚刷牙漱口;用青鹽和槐枝煎水,煮至鹽乾後研磨,每日刷牙洗眼;用油松節、胡椒、白礬等燉酒後,含漱;用經霜絲瓜擦鹽後燒成灰末,頻頻擦拭牙齒直到唾液流盡;用高良薑和全蠍研末,塗抹牙齒並用鹽水漱口;用五倍子、黃丹、花椒研末,塗抹牙齒;用荔枝殼燒成灰末,擦牙;用巴豆仁和胡椒研磨成丸,含在口中直到唾液流出;用松葉和鹽煎酒漱口;用百年陳石灰和蜂蜜混合燒製後研磨,擦拭牙齒;用剪草、細辛、藁本煎水漱口;用胡椒和蓽茇研磨成丸塞入蛀牙孔中;用花鹼填入蛀牙孔中;用松脂滾水泡化後漱口;用楊柳白皮含嚼,用汁浸齒根;用柳枝、大豆煎煮後,用清酒浸泡,含漱;用骨碎補和乳香研磨成丸,塞入蛀牙孔中;用杏仁或桃仁在燈上燒煙,乘熱敷在患牙上;用蜂房煎醋或煎水漱口,或用蜂房和鹽、乳香、細辛等一起使用;用天仙子或莨菪子燒煙熏患處;用橡斗和皂莢加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