繆希雍

《本草單方》~ 卷十一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一 (2)

1.

鼻瘡咽塞,及乾嘔頭痛,食不下。

用雞子一枚,開一竅,去黃留白,著米酢、糖,火燉,沸,取下,更燉,如此三次,乘熱飲之,不過一二度,即愈。《普濟方》

鼻內生瘡。

密陀僧,香白芷(等分)

為末。蠟燭油調,塗之。《簡便》

又,牛骨、狗骨燒灰,臘豬脂和,敷。亦治疳瘡蝕入口鼻。《千金方》

又,玄參末塗之;或以水浸軟,塞之。《衛生易簡方》

鼻上生瘡。

私竊孝子巾拭之,勿令人知。時珍方

口鼻疳瘡。

銅青,枯礬(等分)

研,敷之。

又方,人中白一錢、銅綠研,敷之。

疳蝕口鼻,數日欲盡。

文蛤燒灰,以臘豬脂和,塗之。《千金翼方》

疳蝕口鼻,穿唇透頰。

銀屑一兩,水三升,銅器煎一升,日洗三四次。《聖濟錄》

鼻疳赤爛。

蘭香葉(本草名羅勒燒灰二錢),銅青(五分),輕粉(二字)

為末。日敷三次。

錢乙小兒方

面鼻酒齄。

白丁香(十二粒),蜜(半兩)

早夜點,久久自去。《聖惠》

又,鸕鷀屎一合研末,以臘月豬脂和屎,每夜塗,旦洗。《千金方》

鼻上酒齄。

以浙米泔食後冷飲;外以硫黃入大菜頭內煨,碾,塗之。《證治要訣》

又,枇杷葉,梔子仁(等分)

每服二錢,溫酒調下,日三。《本事方》

鼻齄赤皰。

密陀僧二兩細研,人乳調,夜塗旦洗。亦治痘瘡癍黶。《聖惠方》

又,桑黃能除肺熱,故治赤鼻及肺火成癰。自記

鼻擦破傷。

貓兒頭上毛剪碎,唾黏,敷之。《易簡方》

白話文:

鼻部疾病治療方法彙集:

  1. 鼻瘡伴隨咽喉阻塞、乾嘔頭痛、食慾不振:取雞蛋一枚,敲破一端,取出蛋黃,留下蛋白,加入米醋和糖,用火燉煮,沸騰後取出,再重複燉煮兩次,趁熱飲用,通常一到兩次即可痊癒。(出自《普濟方》)

  2. 鼻內生瘡:將密陀僧和香白芷等量研磨成粉末,用蠟燭油調和後塗抹患處。(出自《簡便》) 另一方法是用牛骨和狗骨燒成灰,與豬油混合後敷於患處,此法也可治療疳瘡侵蝕口鼻。(出自《千金方》) 還有,可用玄參研磨成粉末塗抹,或將玄參用水泡軟後塞入鼻中。(出自《衛生易簡方》)

  3. 鼻上生瘡:用乾淨的布擦拭,切勿讓他人知曉。(出自時珍方)

  4. 口鼻疳瘡:將銅青和枯礬等量研磨後敷於患處。另一方法是用人中白和銅綠研磨後敷用。(出自《千金翼方》) 嚴重疳蝕口鼻,數日將盡者,可用文蛤燒灰與豬油混合後塗抹。(出自《千金翼方》) 疳瘡侵蝕口鼻,穿透嘴唇及臉頰者,可用銀屑煎水清洗患處,每日三到四次。(出自《聖濟錄》)

  5. 鼻疳紅腫潰爛:將羅勒燒成灰、銅青和輕粉按比例混合後,每日敷三次。(出自錢乙小兒方)

  6. 面部及鼻部酒齄(酒渣鼻):用白丁香和蜜糖早晚塗抹,長期使用即可痊癒。(出自《聖惠》) 另一方法是用鸕鶿糞便研磨成粉末,與臘月豬油混合後,每晚塗抹,次日早晨洗去。(出自《千金方》)

  7. 鼻上酒齄:飯後飲用冷的淘米水,同時將硫磺放入蘿蔔中煨烤,研磨後塗抹患處。(出自《證治要訣》) 另一方法是服用等量的枇杷葉和梔子仁,用溫酒送服,每日三次。(出自《本事方》)

  8. 鼻部酒齄伴隨紅色水泡:將密陀僧研磨成細粉,用人乳調和後,晚上塗抹,早晨洗去,此法也可治療痘瘡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 桑黃能清肺熱,可治療鼻部發紅及肺熱引起的癰腫。(出自自記)

  9. 鼻部擦傷:將貓頭上的毛剪碎,用唾液粘合後敷於患處。(出自《易簡方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