繆希雍

《本草單方》~ 卷九 (1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九 (12)

1.

用烏雄雞一頭,治如食法;生地黃七斤同銼。著甑中蒸之,以器盛取汁,清旦溫服,至晚令盡,當下。諸寒癖訖,以白粥食之,久疝,不過三服。《肘後方》

寒疝腹痛,攣急難忍,汗出厥逆。

大附子(炒去皮臍一枚),山梔子(炒焦四兩)

每用三錢,水一盞、酒半盞,煎七分,入鹽一捻溫服。《宣明方》

一方,加蒺藜子等分,虛者加桂枝等分,姜糊為丸。酒服五十丸。

寒疝心痛,四肢逆冷,全不飲食。

桂心研末一錢,熱酒調下,取效。《聖惠方》

陰冷入腹。有人陰冷,漸漸冷氣入腹,陰囊腫滿,日夜疼悶欲死。

以布裹椒,包囊下,熱氣大通,日再易之,以消為度。《千金方》

寒疝腹痛繞臍,手足厥冷,白汗出,脈弦而緊,用大烏頭煎主之。

大烏頭五枚去臍,水三升,煮取一升去滓,納蜜二升煎,令水氣盡。強人服七合,弱人服五合。不瘥,明日更服。《金匱玉函方》

寒疝滑泄,腹痛腸鳴,自汗厥逆。

熟附子(去皮臍),玄胡索(炒各一兩),生木香(半兩)

每服四錢,水二盞,姜七片,煎七分,溫服。《濟生方》

冷氣內外腎釣痛。

鹽研吳茱萸葉,罨之。神驗,干即易。《大明方》

陰下冷痛,入腹則腫滿殺人。

莧根搗爛,敷之。時珍方

狐疝陰㿗,超越舉重,卒得此,及小兒狐疝,傷損生㿗。

並用地膚子五錢、白朮二錢半、桂心五分,為末。或飲或酒,服三錢。忌生蔥桃李。《必效方》

腎臟氣發攻心,面黑欲死,及諸氣奔豚喘急。

鉛(二兩),石亭脂(二兩),木香(一兩),麝香(一錢)

先化鉛,炒乾,入亭脂急炒焰起,以醋噴之,傾入地坑內,覆住待冷,取研,粟飯丸芡子大。每用二丸,熱酒化服,取汗,或下,或通氣,即愈。如大便不通,再用一丸,入玄明粉五分服。《聖濟錄》

白話文:

[疝]

  1. 用一隻烏雄雞,按照食用方法烹調;再取生地黃七斤,切碎後放入甑中蒸煮,收集蒸出的汁液,清晨溫服,直到晚上服完,疝氣就會消除。如果還有寒邪和癖證,就用白粥進食,久患疝氣者,最多服用三次即可見效。(《肘後方》)

  2. 寒疝引起腹痛,肌肉痙攣難以忍受,伴有汗出、厥逆(四肢厥冷、呼吸急促)。用炒去皮臍的大附子一錢,炒焦的山梔子四錢,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一盞、酒半盞煎至七分,加少許鹽,溫服。(《宣明方》)另一方劑,加等量蒺藜子,虛弱者加等量桂枝,用薑糊做成藥丸,每次服用五十丸,酒送服。

  3. 寒疝引起心痛,四肢冰冷,完全不想吃東西。用研磨成粉末的桂心一錢,用熱酒送服,直到見效。(《聖惠方》)

  4. 陰冷之氣入侵腹部。有些人陰冷之氣逐漸侵入腹部,陰囊腫脹,日夜疼痛難忍,幾乎要死。用布包裹花椒,敷在陰囊下,讓熱氣流通,每天換兩次,直到腫脹消退為止。(《千金方》)

  5. 寒疝引起繞臍的腹痛,手腳厥冷,出白汗,脈象弦緊,用大烏頭煎劑治療。取大烏頭五枚,去掉臍部,加水三升,煮至一升,去渣,加入蜂蜜二升,煎煮至水氣耗盡。體質強壯者服用七合,體質虛弱者服用五合。如果沒有痊癒,第二天繼續服用。(《金匱玉函方》)

  6. 寒疝引起腹瀉,腹痛腸鳴,自汗厥逆。用熟附子(去皮臍)、炒玄胡索各一兩,生木香半兩,每次服用四錢,用水二盞,薑七片煎至七分,溫服。(《濟生方》)

  7. 內外腎臟受寒氣侵襲而疼痛。用鹽研磨吳茱萸葉,外敷患處。效果神奇,藥物乾燥後需立即更換。(《大明方》)

  8. 陰部冰冷疼痛,寒邪入腹則腫脹,危及生命。用莧菜根搗爛外敷。(時珍方)

  9. 狐疝(因外力損傷引起的疝氣),因舉重物或外傷所致,以及小兒狐疝,都可用地膚子五錢、白朮二錢半、桂心五分,研磨成粉末服用三錢,用水或酒送服。忌食生蔥、桃、李。(《必效方》)

  10. 腎臟之氣攻心,面色發黑,幾乎要死,以及各種氣逆奔豚,喘息急促。用鉛二兩,石亭脂二兩,木香一兩,麝香一錢。先將鉛熔化,炒乾,加入石亭脂迅速翻炒至起火,用醋噴灑,倒入地坑中,覆蓋待冷,取出研磨,做成粟米飯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兩丸,用熱酒送服,使其發汗或瀉下或通氣,即可痊癒。如果大便不通,再服用一丸,並加玄明粉五分服用。(《聖濟錄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