魯照/南厓

《串雅補》~ 卷四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2)

1. 雜平胃

金精石為衣者,謂「金平胃」。東丹為衣者,謂「朱平胃」。

藥肆中日合丸、散、粗渣,積貯為末。將飯鍋巴炒為細末,對配打糊為丸,彈子大,烈日曬乾。用金精石煅松為末,入缸缽內,水研令稠,即入丸子搓擦,令石末黏透丸上,日乾再擦令光,宛似金衣。方士隨病施此,曰平來平去。

白話文:

如果以金精石作為藥丸外衣,這種藥就被稱作「金平胃」。而若使用東丹作為外衣,則被稱作「朱平胃」。

藥店裡每天混合各種藥丸、藥粉和藥渣,收集起來磨成粉末。取飯鍋巴炒至細末,與藥粉按比例調成糊狀,製成彈珠大小的藥丸,然後在強烈的日光下曬乾。接下來,將金精石燒煉至鬆脆後磨成細末,放入缸或缽中,加水研磨至濃稠,然後將藥丸放入其中搓揉,使金精石粉末均勻粘附在藥丸表面,待日曬乾燥後再次搓擦,使其表面光亮,彷彿穿上了一層金色的外衣。道家根據病情使用這種藥丸,稱其效果為「平來平去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