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士鐸

《本草新編》~ 卷之五(羽集) (3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(羽集) (35)

1. 水蛭

水蛭,味鹹、苦,氣平、微寒,有毒。炒黃黑色用之。善祛積瘀堅瘕。仲景夫子用之為抵當湯丸,治傷寒之瘀血發黃也。治折傷,利水道,通月信,墮妊娠,亦必用之藥。蓄血不化,舍此安除乎。

或問蓄血之症,何故必用水蛭?蓋血蓄之症,與氣結之症不同,雖同是熱症,而氣結則熱結於膀胱,血蓄則熱結於腸胃。氣結之病,可用氣藥散之於無形。血蓄之症,非用血物不能散之於有形也。水蛭正有形之物,以散其有形之血耳。何必過懼哉。([批]血蓄症,非水蛭、虻蟲不能消。)

或問水蛭即水田內之螞蝗,食人血,最可惡之物也。仲景夫子偏用之治傷寒瘀血,不識有何藥可以代之乎?曰:血瘀蓄而不散,舍水蛭實無他藥之可代。水蛭不可得,必多用虻蟲代之。然而虻蟲終不及水蛭之神。今世畏之而不敢用,誰知此物並不害人耶。

或問水蛭至難死,又善變化,能一身而化為千萬,宜世人疑而不敢用也,先生謂並不害人,此則難信也。曰:水蛭制之不得法,則難死而能生;制之得法,則不生而永死。取水蛭之乾者,用鐵刀細切如小米大,文火炒至黃黑色,有煙起取出,不可放在地上,不得土氣,又安能重生而變化哉。([批]制水蛭總不可令其得土氣為佳,然炒熟無生氣,又安能再生哉。

)故用之同瘀血一團,從大便中盡出,得其效最捷,何至有害乎。

或問炒制水蛭,萬一不得法,其性猶存,則一留腸腹之中,安得而不害人乎?曰:何畏之極也。予有解之之法,用水蛭之湯,加入黃土二錢同服,即水蛭不死,斷亦無害。([批]又法之巧也。)蓋水蛭以土為母,離土則無以為養。與土同用,既善於解瘀血之結,即隨土而共行,永無留滯腹腸之虞矣。

白話文:

水蛭,味道鹹苦,藥性平和偏微寒,有毒。要炒到黃黑色才能使用。它最擅長去除體內積聚的瘀血和堅硬腫塊。張仲景先生用它來製作抵當湯和抵當丸,治療傷寒引起的瘀血發黃症狀。也用來治療跌打損傷、疏通小便、促進月經來潮、墮胎,都是不可或缺的藥物。體內瘀血積聚無法消散,除了水蛭,還能用什麼呢?

有人問,為什麼治療瘀血積聚的症狀一定要用水蛭?因為瘀血積聚的症狀,和氣結的症狀不同,雖然都是熱症,但氣結是熱結在膀胱,瘀血積聚是熱結在腸胃。氣結的病,可以用理氣的藥物把它消散於無形。瘀血積聚的症狀,不用有形的血類藥物,無法消散有形的瘀血。水蛭正好是有形的藥物,可以用來消散有形的瘀血。何必過度害怕呢?(批註:瘀血積聚的症狀,非用水蛭、虻蟲不能消除。)

有人問,水蛭就是水田裡的螞蝗,吸食人血,是最令人厭惡的東西。張仲景先生偏偏用它來治療傷寒引起的瘀血,不知道有什麼藥可以替代它呢?回答說:瘀血積聚不散,除了水蛭,實在沒有其他藥可以代替。如果沒有水蛭,必須多用虻蟲代替。然而虻蟲的效果終究不如水蛭神奇。現在的人害怕而不敢使用,誰知道這種東西其實並不害人呢。

有人問,水蛭非常難死,而且善於變化,可以一個變成千萬個,所以世人懷疑而不敢使用,先生說它並不害人,這實在難以置信。回答說:水蛭如果炮製的方法不對,就難以死亡且能再生;炮製方法正確,就不會再生而且永遠死亡。取乾燥的水蛭,用鐵刀切成小米大小,用文火炒至黃黑色,有煙冒出時取出,不可放在地上,不能沾染到土氣,又怎麼可能重生和變化呢?(批註:炮製水蛭總之不要讓它沾到土氣最好,然而炒熟後沒有生氣,又怎麼可能再生呢。)所以用它來治療瘀血,就像把瘀血團團圍住,從大便中完全排出,效果最快,怎麼會有害處呢?

有人問,炒製水蛭,萬一方法不對,它的藥性還存在,一旦留在腸胃裡,難道不會害人嗎?回答說:你為什麼這麼害怕呢?我有解決的方法,用水蛭的湯,加入二錢黃土一起服用,即使水蛭不死,也一定不會有害。(批註:這又是巧妙的方法。)因為水蛭是以土為母,離開土就無法生存。與土同用,既能有效地消除瘀血的結塊,也會跟著土一起排出,永遠不會滯留在腸胃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