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士鐸

《本草新編》~ 卷之五(羽集)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(羽集) (2)

1. 杏仁

杏仁,味甘、苦,氣溫,可升可降,陰中陽也,有小毒。專入太陰肺經。乃利下之劑,除胸中氣逆喘促,止咳嗽,墜痰,潤大腸,氣閉便難,逐痹散結。研納女人陰戶,又治發癢蟲疽。雖與桃仁同是利氣下血之藥,其中亦有分別。東垣分杏仁治氣、桃仁治血,似乎明晰,而不知杏仁未嘗不治血,桃仁未嘗不治氣也,如大便閉結,氣閉者,桃仁亦能開;血閉者,杏仁亦能下。惟真陽真陰虛者,二物俱不能通。

所謂其陽與陰者,乃腎中之真火真水,非氣血之謂也。真火衰,則大腸冰凍,非桂、附不能溫。真水竭,則大腸枯槁,非熟地、山茱不能生。桃、杏之仁,又何能潤澤而下降,況加陳皮以耗散其氣血乎。

或問杏仁利氣而不下血,而子以為未嘗不可血,古人亦曾見之乎?嗟乎。杏仁下血,仲景夫子用杏仁湯非乎。蓋消血於利氣之中,實有神功耳。

白話文:

杏仁,味道甘甜帶苦,性質溫和,藥性可升可降,屬於陰中帶陽的藥材,帶有微小毒性。主要歸屬於肺經。杏仁是一種有助於向下疏通的藥物,能夠消除胸悶氣逆、喘促,止咳,使痰液下降,潤滑大腸,對於氣機鬱結、排便困難,以及驅散麻痺、消散結塊都有效果。將杏仁研磨後放入女性陰道,可以治療陰道搔癢和蟲疽。雖然杏仁和桃仁都是有助於疏通氣機、活血通經的藥物,但它們之間還是有區別的。李東垣將杏仁用於治療氣滯,桃仁用於治療血瘀,似乎很明確,但其實杏仁也能治療血瘀,桃仁也能治療氣滯。例如,大便秘結,如果是氣機鬱結引起的,桃仁也能疏通;如果是血瘀引起的,杏仁也能使其下降通暢。但對於真正陽虛和陰虛的人,這兩種藥物都無法使其通暢。

這裡所說的「陽」和「陰」,指的是腎中的真火和真水,並非氣和血。如果真火衰弱,則大腸會像冰凍一樣,必須使用桂枝、附子才能溫暖;如果真水枯竭,則大腸會像枯槁一樣,必須使用熟地黃、山茱萸才能滋潤。桃仁和杏仁又怎能潤滑並使其下降呢?更何況再加入陳皮這種耗散氣血的藥物呢?

有人問,杏仁不是只疏通氣機而不活血嗎?你卻認為杏仁也能活血,古人有這樣的看法嗎?唉!杏仁活血,張仲景在杏仁湯中不是也使用了嗎?它是在疏通氣機的同時消散血瘀,確實具有神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