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新編》~ 卷之四(徵集) (33)
卷之四(徵集) (33)
1. 赤小豆
赤小豆,味辛、甘、酸,氣溫而平,陰中之陽,無毒。入脾經。下水,治黃爛瘡,解酒醉,燥濕浸手足腫大,療腳氣入臍高突。但專利水逐津,久服令人枯燥,亦可暫用以利水,而不可久用以滲濕。濕症多屬氣虛,氣虛利水,轉利轉虛,而濕愈不能去矣,況赤小豆專利下身之水,而不能利上身之濕。蓋下身之濕,真濕也,用之而效。
上身之濕,虛濕也,用之而益甚,不可不辨也。
或問赤小豆,即家園之紅豆乎?曰:別是一種,其色如朱而發光,頭上一點黑如漆。若家園之紅豆,名曰紅,而色實紫,能療飢,而不能利水去濕,多食亦敗血,功用與赤小豆迥別。切勿以家園之紅豆,而錯用之也。
白話文:
赤小豆,味道辛辣、甘甜、酸澀,性質溫和且平和,屬於陰性中的陽性,沒有毒性。它主要作用於脾經。能夠幫助排除體內多餘水分,治療皮膚潰爛的黃色瘡,緩解酒醉,消除因濕氣引起的浸泡手足腫大,治療腳氣導致肚臍突出的症狀。但它特別擅長排除體內的水液,長期服用會使人身體乾燥枯竭。可以暫時用來利水,但不可以長期用來滲濕。濕症多數是因為氣虛,氣虛再用利水的方法,反而會讓氣更虛,濕氣也更難以去除。而且赤小豆主要針對下半身的水濕,不能夠去除上半身的濕氣。下半身的濕氣是真正的濕邪,使用赤小豆有效。而上半身的濕氣屬於虛性濕,使用赤小豆反而會使情況更嚴重,必須要分辨清楚。
有人問赤小豆,就是家裡種的紅豆嗎?回答是:不是同一種,赤小豆顏色像朱砂一樣發亮,頂端有一點像漆一樣黑的。而家裡種的紅豆,叫做紅豆,但顏色實際上是紫色的,可以充飢,但不能利水去濕,多吃還會敗血,功效和赤小豆完全不同。千萬不要把家裡種的紅豆,當成赤小豆來誤用。
2. 白扁豆
白扁豆,味甘,氣微溫,無毒。入脾、胃二經。下氣和中,除霍亂吐逆,解河豚酒毒,善治暑氣。佐參、茯、二術,止瀉實神。但味輕氣薄,單用無功,必須同補氣之藥共用為佳矣。或謂白扁豆非固胎之藥,前人安胎藥中往往用之,何故?蓋胎之不安者,由於氣之不安,白扁豆尤能和中,故用之以和胎氣耳。母和而安,即謂之能安胎也。
亦可但單用此味,以安驟動之胎,吾從未見其能安者矣。
或問白扁豆氣味涼薄,亦可有可無之物,先生刪藥味甚多,何獨不刪白扁豆?夫扁豆乃五穀中最純之味,淡而不厭,可以適用者,不止入湯劑也,或入於丸劑,或磨粉而調食,均能益人。況功用不獨安胎,尤善種子。凡婦人之不受孕者,半由於任、督之傷也,白扁豆善理任、督,又入脾、胃二經,同人參、白朮用之,引入任、督之路,使三經彼此調和,而子宮胞胎自易容物。予所以特登此味,以為毓麟之資,豈漫然而收錄乎哉。
白話文:
白扁豆,味道甘甜,性質稍微溫和,沒有毒性。它歸屬於脾經和胃經。能夠使氣下行、調和脾胃,消除霍亂引起的嘔吐,並能解除河豚和酒精的毒性,尤其擅長治療中暑。與人參、茯苓、白朮等藥材一同使用,可以止瀉並使精神飽滿。但因其味道清淡、藥性較弱,單獨使用效果不佳,必須與補氣的藥材一同使用才好。
有人說白扁豆並非固胎的藥材,為何古人在安胎藥方中常常使用它?這是因為胎兒不穩多半是因為氣不順,而白扁豆特別能調和脾胃,所以用它來調和胎氣。母親的氣順了,胎兒自然就安穩,因此就說它能安胎。
也可以單獨使用白扁豆來安撫突然躁動的胎氣,但我從來沒見過單用它能安胎的。
有人問,白扁豆氣味淡薄,似乎可有可無,先生您刪減了很多藥材,為何獨獨不刪白扁豆?這是因為白扁豆是五穀之中最純粹的食物,味道清淡而不令人厭煩,可以廣泛運用,不只是煮成湯藥而已,也可以加入丸劑,或者磨成粉調和食用,都能夠對人有益。況且它的功效不僅僅是安胎,還特別擅長助孕。婦女之所以難以懷孕,一半是因為任脈和督脈受損,白扁豆擅長調理任脈和督脈,而且又歸屬於脾經和胃經,與人參、白朮一同使用,可以將藥力引入任脈和督脈,使三條經脈彼此調和,子宮胞胎自然容易受孕。我特別將此藥材收錄在此,作為孕育子嗣的資糧,絕非隨意收錄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