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士鐸

《本草新編》~ 卷之三(角集) (2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(角集) (26)

1. 莪朮

莪朮,味苦、辛,氣溫,無毒。入肝、脾二經,血分中藥也。專破氣中之血,痃癖可去,止心疼,通月經,消瘀血,治霍亂,瀉積聚,理中氣。乃攻堅之藥,可為佐使,而不可久用。專入於氣分之中以破血,雖破血,然不傷氣也。莪朮與京三稜,同是攻堅之藥,余舍三稜而取蓬莪者,以莪朮破血,三稜破氣也。

夫血乃有形之物,破血而氣猶不傷;氣乃無形之物,破氣而血必難復。氣不傷,易於生血。氣不復,艱於生氣耳。

或問莪朮入於氣分之中以破血,吾疑血破而氣亦破矣。夫入氣以破血,又賢於入血以破氣乎。莪朮入氣以破血,三稜入血以破氣。雖氣血俱不可傷,而血鬱於氣之中,不得不消血也。然而,消藥必傷氣血,與其消氣,不若消血,況原病於血之瘀也。莪朮專消氣中之血,但破血而不破氣。血有可破而破之,氣無壅滯,無可破也,又寧破氣哉。

白話文:

莪朮,味道苦澀辛辣,藥性溫和,沒有毒性。它主要作用於肝經和脾經,是屬於作用於血分的藥物。它特別擅長於破除氣滯引起的血瘀,能夠消除腫塊硬結,止心痛,疏通月經,化解瘀血,治療霍亂,排除體內積聚的病邪,調理中焦的氣機。是一種攻破堅硬病邪的藥物,可以用來輔助其他藥物,但不宜長期服用。它主要作用於氣分,從而達到破除血瘀的目的。雖然可以破血,但不會損傷氣。莪朮和京三稜都是攻破堅硬病邪的藥物,我選擇使用莪朮而捨棄三稜,是因為莪朮主要是破血,而三稜主要是破氣。

血是有形的物質,破血時不會損傷氣;氣是無形的物質,破氣後血液很難恢復。氣不損傷,就容易產生新的血液。氣無法恢復,則很難產生新的氣。

有人問,莪朮作用於氣分卻能破血,我懷疑血被破除的同時氣也會被破除。在氣分中破血,難道比在血分中破氣更好嗎?莪朮是通過作用於氣分來破血,三稜是通過作用於血分來破氣。雖然氣血都不應該損傷,但是當血液鬱積在氣分之中時,不得不消除血瘀。然而,所有消散藥物都會損傷氣血,與其消除氣,不如消除血,何況病根本來就在於血瘀。莪朮專門消除氣滯引起的血瘀,只破血而不破氣。血有瘀滯所以可以破除它,氣沒有壅塞,所以無法破除它,又怎麼會去破氣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