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方便讀》~ 卷四 (2)
卷四 (2)
1. 牡蠣散
牡蠣散內用黃耆,浮麥麻黃根最宜。自汗陽虛表不固,此方服後顯神奇。
牡蠣散,牡蠣(煅研),黃耆,麻黃根(各一錢),浮小麥(百粒),煎服。治陽虛自汗。夫自汗、盜汗兩端,昔人皆謂自汗屬陽虛,盜汗屬陰虛立論。然汗為心液,心主血,故在內則為血,在外則為汗。不過自汗、盜汗雖有陽虛、陰虛之分,而所以致汗者,無不皆由鬱蒸之火逼之使然。
故人之汗,以天地之雨名之,天地亦必鬱蒸而後有雨。但火有在陰、在陽之分,屬虛、屬實之異。然二證雖有陰陽,其為衛虛不固則一也。此方用黃耆固衛益氣,以麻黃根領之達表而止汗。牡蠣鹹寒,潛其虛陽,斂其津液。麥為心谷,其麩則涼,用以入心,退其虛熱耳。此治衛陽不固,心有虛熱之自汗者也。
白話文:
【牡蠣散】
牡蠣散的組成包含了煅燒後研磨的牡蠣、黃耆、麻黃根,以及浮小麥,對於陽氣不足導致的自汗,也就是白天不分晝夜,不因勞動或天熱而出汗的情況,服用此方後效果顯著。
牡蠣散的成分包括煅燒後研磨的牡蠣、黃耆、麻黃根各一錢,以及一百粒浮小麥,熬煮後服用,適用於治療陽氣虛弱導致的自汗。
自汗和盜汗是兩種不同的症狀,古人認為自汗是由陽氣虛弱引起,盜汗則是因為陰氣不足。然而,汗本質上是心臟的液體,心臟主管血液,所以在體內就是血液,體外就表現為汗。雖然自汗與盜汗有陽虛和陰虛之分,但造成出汗的原因,無一不是由於體內鬱積的熱氣迫使身體出汗。
人的汗水,可以比作天地間的雨水,天地也需要鬱積蒸發後才會有雨。只是體內的火氣有在陰在陽之別,有虛實的不同。然而,不管是哪種情況,都存在著衛氣虛弱,無法固守的問題。這個方子使用黃耆來鞏固衛氣,增強體力,配合麻黃根導引藥性到表面,達到止汗的效果。牡蠣味鹹性寒,能抑制虛高的陽氣,收斂津液。小麥是心臟喜愛的食物,它的麩皮性涼,用於進入心臟,降低虛熱。這就是用於治療衛氣陽氣不固,心臟有虛熱導致的自汗的方子。
2. 當歸六黃湯
當歸六黃湯有力,耆柏芩連二地協。陰虛盜汗不能眠,火擾營中難靜熄。
當歸六黃湯,當歸,生地,熟地,黃芩,黃柏,黃連(各等分),黃耆(加倍),治陰虛有火,盜汗發熱等證。夫心之所藏於內者為血,發於外者為汗,汗乃心之液也。醒而汗出者為自汗,因衛陽虛而不固也;睡而汗出者為盜汗,營陰虛而火擾也。然陰虛火擾,何以寐則汗出而寤則無汗?以衛氣者,寐則行於陰分,而衛虛故汗出;寤則衛氣仍出之陽,而衛復固矣。
二地之益陰補血,用當歸引之入心;三黃之苦,以瀉陰中之伏火,火邪寧熄,營血靜而汗自不出矣。然火靜汗止,恐衛氣不能永固於表,故加用黃耆以固之耳。
白話文:
【當歸六黃湯】
當歸六黃湯的藥效強大,包含了黃耆、黃柏、黃芩、黃連以及生地和熟地的協同作用。這對於陰虛導致的盜汗,以及因此無法安眠的情況非常有效,因為陰虛會使火氣在血液中擾亂,讓人難以平靜。
當歸六黃湯的成分包括:當歸、生地、熟地、黃芩、黃柏、黃連(這些成分的用量相同),以及加倍的黃耆。此方主治陰虛且有火氣,造成盜汗及發熱等症狀。心臟在體內儲存血液,而血液在外表現為汗,換言之,汗就是心臟的液體。清醒時出汗稱為自汗,這是因為保護身體的陽氣虛弱,不能固守所致;睡覺時出汗稱為盜汗,這是因為營養陰氣不足,火氣擾亂所造成的。
然而,為什麼陰虛火氣擾亂,會在睡著後出汗,醒來卻不出汗呢?這是因為保護身體的氣,睡覺時會進入陰的部分,而保護身體的氣虛弱,所以會出汗;醒來時,保護身體的氣回到陽的部分,保護身體的氣又重新固守。
生地和熟地能滋陰補血,用當歸引導它們進入心臟;黃芩、黃柏、黃連的苦味,能清除隱藏在陰中的火氣,火氣消滅,營血平靜,自然就不會再出汗了。然而,雖然火氣平息、汗不再出,但擔心保護身體的氣不能永遠固守在體表,所以添加黃耆來加強固守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