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方便讀》~ 卷三 (2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26)

1. 清氣化痰丸

清氣化痰星夏陳,芩苓枳實杏蔞仁。丸須薑汁調成糊,痰火能除氣亦純。

清氣化痰丸,薑製半夏,膽星(各一兩五錢),橘紅,枳實(麩炒),杏仁(去皮尖,瓜蔞仁去油),黃芩(酒炒),茯苓(各一兩),薑汁糊丸,淡薑湯下。治熱痰。汪訒庵曰:熱痰者,痰因火而成也。痰即有形之火,火即無形之痰,痰隨火而升降,火引痰而橫行,變生諸證,不可紀極。

火借氣於五臟,痰借液於五味,氣有餘則為火,液有餘則為痰。故治痰者必降其火,治火者必順其氣,此方所由設也。方中半夏、膽星為治痰之君藥。痰由於火,故以黃芩之苦寒降之,瓜蔞之甘寒潤之。火因於氣,即以陳皮順之,枳實破之。然脾為生痰之源,肺為貯痰之器,故以杏仁之苦溫疏肺而降氣,茯苓之甘淡滲濕而宣脾,肺脾肅清,則痰不存留矣。以薑汁糊丸者,用為開痰之先導耳。

白話文:

【清氣化痰丸】

清氣化痰丸的成分包括:製過的薑半夏,膽星(各自約45公克),橘紅,經過麩炒的枳實,去了皮尖的杏仁和去了油的瓜蔞仁,酒炒的黃芩,以及茯苓(這些各自約30公克)。此藥需用薑汁調成糊狀,製成藥丸,服用時用淡薑湯送下。主要治療因熱引起的痰症。

汪訒庵曾經說過:熱痰,是因為痰因火而生成。痰可以被視為有形的火,火則是無形的痰。痰會隨著火的升降而變化,火也會帶動痰的橫行,導致各種症狀,其種類多到無法盡數。

火從五臟中得到氣,痰則從五味中得到液。如果氣過剩就會形成火,液過剩就會形成痰。因此,治療痰的關鍵在於降火,治療火的關鍵在於順氣,這就是這款藥方設計的基礎。

藥方中的薑半夏和膽星是治療痰的主藥。由於痰是由火引起的,所以我們使用黃芩的苦寒特性來降火,用瓜蔞的甘寒來滋潤。火是由氣引起的,因此用陳皮來順氣,用枳實來破氣。然而,脾是產生痰的根源,肺則是儲存痰的地方,所以我們用杏仁的苦溫性質來疏通肺部並降氣,用茯苓的甘淡來滲透濕氣並宣揚脾功能。只要肺和脾的功能正常,痰就不會存在了。使用薑汁糊丸的原因,是為了讓薑汁作為開痰的先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