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宏
《金鏡內臺方議》~ 卷之一 (1)
卷之一 (1)
1. 湯議
議曰:汗、吐、下後,病不解,心煩譫語及心煩不得寐者,此非大實、大滿之證,乃虛結不散而凝於中,故屬此方也。以大黃為君,而通中結。以芒硝為臣,而潤其燥。以甘草為佐為使,緩調其中而輔二藥。經曰,熱淫於內,治以鹹寒,佐以甘苦是也。
白話文:
我這樣說吧:在使用了發汗、催吐、瀉下的療法之後,如果病情仍未見好轉,反而出現心煩意亂、胡言亂語,或是心煩無法入眠的情況,這並不是因為體內有嚴重的實證或壅塞,而是虛弱的瘀結未能散去,導致積聚在體內,因此,這時候適用這個處方。
處方中的主要成分是大黃,它能打通體內的瘀結。芒硝則作為輔助成分,能滋潤體內乾燥的情況。至於甘草,它既是輔助成分也是調和劑,能緩和體質,同時輔助大黃和芒硝的功效。根據古籍記載,當體內有過多的熱氣時,應該用鹹寒的藥物來治療,並輔以甘苦的藥物,這正是這個處方的原理。
2. 疑問
問曰:諸下泄方中皆不用甘草,獨此方中復用甘草何也?
答曰:諸下泄方,乃下大實、大熱之證,速如星火,甘草能緩諸藥,是以去也。獨此方中,乃調和胃氣,故用甘草以緩其中也。又桃仁承氣湯中用甘草者,乃治小腹急結,以甘草緩之也。
白話文:
有人問道:在各種治療腹瀉的處方中都不使用甘草,為什麼偏偏這個處方裡又要用到甘草呢?
回答是:一般的腹瀉處方,主要是針對非常嚴重且急性的實熱症狀,情況就像星星之火迅速蔓延,而甘草具有緩和藥性的作用,所以在那些處方中不使用它。但在這個處方中,目的是為了調理和平衡胃部的功能,因此使用甘草來緩和中間的藥性。另外,在桃仁承氣湯這種處方中之所以會用到甘草,是因為要治療小腹緊繃結實的情況,同樣也是利用甘草的緩和效果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