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宏

《金鏡內臺方議》~ 卷之一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1)

1. 湯議

議曰:太陽病,桂枝證,宜發肌表之汗,醫反下之,內虛協熱,遂利不止。脈促者,為表邪未解,不當下而下之所致也;喘而汗出者,即裡熱氣逆所致。故用葛根為君,以通陽明之津而散表邪。以黃連為臣,黃芩為佐,以通里氣之熱,降火清金而下逆氣。甘草為使,以緩其中而調諸藥者也。且此方亦能治陽明大熱下利者,又能治嗜酒之人熱喘者,取用不窮也。

白話文:

我這樣說吧:如果得了太陽病,具備桂枝症狀,應該要發汗以解肌表的病邪,但醫生卻用了瀉下的方法治療,這會導致體內虛弱並與熱邪相結合,於是就開始不停拉肚子。如果脈搏急促,表示表邪尚未解除,這是不應該用瀉下法卻用了瀉下法所導致的;如果出現喘息並且出汗,就是因為裡熱氣逆造成的。因此使用葛根作為主藥,用以疏通陽明經絡的津液並驅散表邪。再用黃連作為輔助藥物,黃芩作為佐藥,來疏通裡氣的熱邪,降火、清肺熱,並且平息逆氣。最後用甘草作為調和藥物,用以緩和中間的衝突,並調和所有藥物的效果。此外,這個方子也能治療陽明經絡大熱導致的腹瀉,還能治療嗜酒者因熱邪導致的喘息,其應用範圍非常廣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