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宏
《金鏡內臺方議》~ 卷之一 (1)
卷之一 (1)
1. 湯議
議曰:霍亂病,吐已利止,津液必內竭,則不當汗出,令又汗出而厥,四肢拘急不解,脈微欲絕者,乃陽氣大虛也,陰氣獨盛也。若純與陽藥,恐為陰氣格拒,或嘔躁不能下咽,故加豬膽汁之苦,入通心氣,而和肝膽,平陰陽,無使格拒也。《內經》曰,微者逆之,甚者徒之,此之謂也。
白話文:
我來說一下:霍亂這種疾病,患者在嘔吐完畢後,如果腹瀉停止,身體的津液必定已經嚴重耗損,這時候患者不應該再出汗,但若還在出汗而且四肢冰冷,肌肉緊繃無法放鬆,脈搏微弱幾乎要消失,這都是因為身體的陽氣非常虛弱,而陰氣過於旺盛所致。如果只給予補陽的藥物,可能會被過剩的陰氣排斥,甚至會造成患者噁心煩躁,無法吞服藥物,所以我們加入豬膽汁這種苦味的成分,它可以調節心臟功能,同時協調肝膽運作,達到平衡陰陽的效果,避免藥物被陰氣排斥。《黃帝內經》裡說,病情輕微時要用相反的治療方法,病情嚴重時則要順應其性質來治療,講的就是這個道理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