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心方》~ 卷第二十五 (21)
卷第二十五 (21)
1. 治小兒癘瘍方第百十九
《產經》云:治小兒身上癘易方:
石硫黃以苦酒研之,塗病上,日三。(出《產經》。)
又方:生栝蔞切一升,以驗苦酒三升,煎取一升汁,塗病上良。此是德家秘方不傳。(出《產經》。)
白話文:
《產經》中說:治療小兒身上容易發生的癘瘍(一種皮膚病)的藥方:
將石硫黃用苦酒研磨成泥狀,塗在患處,一天塗三次。(出自《產經》)
又有一個藥方:將新鮮的栝蔞切成一升的量,用三升苦酒煎煮,取出一升的汁液,塗在患處,效果很好。這是德家的秘傳藥方,不外傳。(出自《產經》)
2. 治小兒疣目方第百二十
《病源論》云:人有附皮肉生,與肉色無異,如麥豆大,謂之疣子,即疣目也。此多由風邪客於皮膚,血氣變化所生。故亦有藥治之瘥者,亦有法術治之瘥者,而多生於手足。
《千金方》方:以刀子決目根四面,令血出。取患瘡人瘡中黃膿敷之,勿近水,三日即膿潰、根動、自脫。
《產經》:以松脂塗疣上一宿,即落。良。
又方:以礬石拭疣上七過,即去。
又方:艾柱小作,可灸始生疣上三壯,即自去。良。
又方:月晦日於廁前取故草二七枚,拭目上,訖,祝曰:今日晦疣驚去。勿反顧之,不過十日枯死。
今按:俗人以赤莧汁敷之即落,或以煮荒布之汁洗之。
白話文:
《病源論》說:人身上長在皮膚肌肉上的東西,顏色和肉色一樣,像麥子或豆子那麼大,叫做疣子,也就是疣目。這大多是因為風邪侵入皮膚,導致血氣變化而產生的。所以,也有用藥物治療痊癒的,也有用巫術治療痊癒的,大多長在手腳上。
《千金方》記載:用刀子在疣的根部四周切開,讓血流出來。取患瘡的人瘡中的黃色膿液敷在疣上,不要沾水,三天後膿液潰爛,根部鬆動,疣就會自己脫落。
《產經》記載:用松脂塗在疣上,過一夜,疣就會脫落。效果很好。
另一個方子:用礬石擦拭疣七次,疣就會去除。
另一個方子:將艾柱做小一點,灸剛長出來的疣三次,疣就會自己脫落。效果很好。
另一個方子:在每個月最後一天,在廁所前取舊草十四根(二七枚),擦拭疣,擦完後,祝禱說:「今日晦日,疣驚嚇跑走。」不要回頭看,不超過十天疣就會枯死。
現在根據經驗來看:民間有人用紅莧菜汁塗抹,疣就會脫落,也有人用煮過粗布的汁液清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