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立齋

《本草詳節》~ 卷之十二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二 (4)

1.

味甘,氣寒。有數種:一青蛙,形純青色,嘴尖;一金線蛙,背作黃路,腹細;一石鴨,背綠肱長;一水雞,腹大脊青。正月出者,不可食。

主利水,消腫,禁口毒痢,小兒疳瘦。搗汁服,解蝦蟆瘟病,燒灰涂月蝕瘡,產婦尤宜。

白話文:

味道甘甜,性質寒涼。青蛙有好幾種:一種是青蛙,身體是純青色,嘴巴尖尖的;一種是金線蛙,背部有黃色的條紋,肚子細細的;一種是石鴨,背部是綠色的,手臂很長;一種是水雞,肚子大大的,背脊是青色的。正月出來的青蛙,不可以食用。

主要功效是利尿、消腫,可以止住口瘡類的痢疾,以及治療小兒營養不良造成的消瘦。把青蛙搗成汁服用,可以解蝦蟆瘟病(蟾蜍類的疾病),把青蛙燒成灰塗抹在月蝕瘡(皮膚病)上,特別適合產婦使用。

2. 山蛤

味甘,氣溫。生深山岩竇、泉水流處。似蝦蟆而大,黃色,能吞氣,飲風露,不食雜蟲,土人往取,必於二伏時蛤夜出乘涼,夜半持火照之,初見不取,旋途方取之。連皮蒸食甚美。

主補虛損,小兒勞瘦,疳疾。

按:蛤,生極寒之地,猶畏炎暑而出,其為溫補之物可知。《綱目》未詳,今備補之。

白話文:

味道甘甜,性屬溫熱。生長在深山岩洞或泉水流經的地方。外形像蟾蜍但體型較大,呈現黃色,能夠吞吐氣息,吸飲風露,不吃雜蟲。當地居民前往捕捉時,必定在每年的二伏天,蛤蟆晚上出來乘涼時,在半夜拿著火把照亮牠們,剛開始看到不要抓,等牠們轉身後再抓。連皮蒸熟來吃,味道非常鮮美。

主要功效是補益虛損,治療小孩因勞累而消瘦,以及疳積等病症。

按:蛤蟆生長在極為寒冷的地方,仍然害怕炎熱而出動,由此可知其為溫補之物。《本草綱目》沒有詳細記載,現在補充說明。

3.

味甘、辛,氣平。有毒。出青州。形緊小者良。入肝經。凡使,去足,焙用。

主中風半身不遂,口眼喎邪,語澀,手足抽掣,小兒驚癇,大人痃瘧,耳聾,疝氣,女人帶下,陰脫。

按:蠍,色青屬木,活風要藥,故厥陰風木諸病主之,以其有辛溫走散之性也。

白話文:

味道甘甜、辛辣,性質平和。有毒。產於青州。形狀緊實、體型小的品質較好。歸屬於肝經。凡是使用,都要去除腳,烘焙後使用。

主要治療中風導致的半身不遂、口眼歪斜、說話困難、手腳抽搐、小兒驚風癲癇、大人瘧疾、耳聾、疝氣、婦女白帶、陰道脫垂。

按語:蠍子,顏色青色,五行屬木,是活絡經脈、驅散風邪的重要藥物,所以屬於肝經風木的各種疾病都可以用它來治療,因為它具有辛辣溫熱、走散的特性。

4. 蜈蚣

味辛,氣溫。有毒。黑頭赤足者良。畏蛞蝓、蜘蛛、雞屎、桑根白皮、白鹽。凡使,以薄荷葉火煨,去頭、足、尾用。

主鬼疰,蠱毒,制諸蛇蟲魚毒,癥積,邪瘧,療心腹寒熱積,去惡血,墮胎,殺三蟲,小兒驚癇風搐,臍風口噤,禿瘡,瘰癧,便毒。

按:蜈蚣有毒,惟風氣暴烈者可以當之,蓋行而疾,惟風與蛇,蜈蚣能制蛇,故亦能截風。

白話文:

味道辛辣,藥性溫熱,有毒。黑頭紅腳的蜈蚣品質較好。它害怕蛞蝓、蜘蛛、雞屎、桑樹根的白皮、白鹽。使用時,要用薄荷葉包裹後以火煨烤,去除頭、腳、尾部後使用。

主要治療鬼疰病(一種精神疾病),蠱毒,能解各種蛇蟲魚的毒,消除體內腫塊,治療瘧疾,能治療心腹冷熱的積病,去除惡血,墮胎,殺死體內寄生蟲,治療小兒驚風抽搐、臍風口噤、禿瘡、瘰癧(淋巴結核)、便毒(肛門周圍的癰腫)。

說明:蜈蚣有毒,只有體質強健、風氣暴烈的人才能使用它。它行動迅速,就像風和蛇一樣,蜈蚣能制伏蛇,所以也能夠截斷風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