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立齋

《本草詳節》~ 卷之十— (1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— (12)

1. 鱉甲

味鹹,氣平。生各處,以岳州、沅江所出、有九肋者,生剔為上。三足、赤足者,腹下有卜字、王字、五字形者,頭足不縮者,獨目者,目四陷者,腹下紅有蛇紋者,俱有毒,不可食,急埋深阱,免誤後人。惡理石、礬石。凡使,堅積,醋煮;勞熱,童便煮,須研極細用。又法,以煅灶灰一斗、酒五升,浸一夜,煮令爛如膠用,更佳;桑柴火,尤炒。

主老瘧瘧母,痃癖癥瘕,骨節間勞熱,傷寒陰毒腹痛,勞復,食復,腸癰,鼻瘜,陰蝕,痔核,撲損瘀血,石淋,婦人經閉,漏下五色,墮胎,小兒驚癇。

按:鱉甲,色青入肝,所主俱肝經血分之病,兼能益腎;龜甲,色黑入腎,所主俱腎經血分之病,兼能通心,蓋介蟲陰類也,主治陰經,各從其類耳。但鱉肉主聚,故凝滯;鱉甲主散,故疏利,亦不可不別也。

白話文:

鱉甲味道鹹,性質平和。各地都有生產,以岳州、沅江一帶產的、背甲有九條肋骨的為佳,活著剔取最好。三隻腳、紅腳的,腹部有像卜字、王字、五字形狀的,頭腳不縮的,只有一隻眼睛的,眼睛四周凹陷的,腹部紅色有蛇紋的,都有毒,不可以吃,要趕快埋到深坑裡,避免誤害後人。鱉甲忌與理石、礬石一起使用。凡是使用鱉甲,對於堅硬的積塊,要用醋煮;對於勞熱的症狀,要用童子尿煮,而且要研磨到極細的程度再用。另外有一種方法,用一斗灶灰、五升酒浸泡一夜,然後煮到像膠狀一樣再用,效果更好;用桑柴火炒過,效果尤其好。

主要治療長久瘧疾形成的瘧母,痃癖、癥瘕等腹部腫塊,骨節間的勞熱,傷寒引起的陰毒腹痛,勞累後復發、飲食不當引起的復發,腸癰,鼻瘜肉,陰部潰爛,痔瘡,跌打損傷造成的瘀血,石淋,婦女月經閉止、淋漓不盡、白帶等各種顏色的分泌物,墮胎,小兒驚風癲癇。

按:鱉甲顏色青色,歸入肝經,所治療的都是肝經血分的疾病,兼能補益腎臟;龜甲顏色黑色,歸入腎經,所治療的都是腎經血分的疾病,兼能通利心臟。這兩者都是屬於介殼類陰性的藥物,主要治療陰經的疾病,各自依照其歸屬的經絡來發揮作用。但是鱉肉容易使氣血凝滯,鱉甲則可以疏散氣血,所以它們的藥性也是有所不同的。